|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一、选题背景 | 第7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8-9页 |
| 二、国内研究文献现状 | 第9-12页 |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 一、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二、主要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3页 |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巴塞尔协议Ⅲ》及其对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监管的影响 | 第14-26页 |
| 第一节 巴塞尔系列协议发展演化概述 | 第14-16页 |
| 一、巴塞尔委员会的成立 | 第14页 |
| 二、巴塞尔系列协议的演变 | 第14-16页 |
| 第二节《巴塞尔协议Ⅲ》对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主要内容 | 第16-20页 |
| 一、对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新要求 | 第16-18页 |
| 二、《巴塞尔协议Ⅲ》的最新实施规划 | 第18-19页 |
| 三、《巴塞尔协议Ⅲ》体系下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监管新规 | 第19-20页 |
| 第三节《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影响 | 第20-26页 |
| 一、对我国上市银行资本质量的影响 | 第21-22页 |
| 二、对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 | 第22-23页 |
| 三、对上市银行杠杆率的影响 | 第23-24页 |
| 四、对上市银行资本留存缓冲和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的影响 | 第24页 |
| 五、对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留存机制的影响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现状分析 | 第26-38页 |
| 第一节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及资本监管 | 第26-28页 |
| 一、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的内涵 | 第26-27页 |
| 二、上市银行资本监管的内涵 | 第27页 |
| 三、资本充足率是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监管的重要指标 | 第27-28页 |
| 第二节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现状分析 | 第28-38页 |
| 一、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规模现状 | 第28-30页 |
| 二、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现状 | 第30-31页 |
| 三、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现状 | 第31-38页 |
| 第四章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应对资本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8-46页 |
| 第一节 上市商业银行应对资本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8-42页 |
| 一、上市银行资本补充主要依靠外源融资 | 第38-39页 |
| 二、上市银行资本补充工具较单一 | 第39-40页 |
| 三、上市银行资本结构不够合理 | 第40-41页 |
| 四、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略高,资本金机会成本高 | 第41-42页 |
| 五、风险资本计量基础薄弱 | 第42页 |
| 第二节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2-46页 |
| 一、上市银行创新能力较弱,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 第42-43页 |
| 二、上市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完善,过分依赖国际评级机构 | 第43-44页 |
| 三、上市银行资本监管过于严格 | 第44页 |
| 四、上市商业银行依赖高资本消耗的盈利模式 | 第44-46页 |
| 第五章 完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对策建议 | 第46-53页 |
| 第一节 关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目标 | 第46-47页 |
| 第二节 完善我国上市银行外部监管措施 | 第47-48页 |
| 一、完善差异化资本监管措施 | 第47页 |
| 二、实现不同监管部门的政策统一 | 第47-48页 |
| 三、协调国际标准和国内现有监管法律 | 第48页 |
| 四、实现监管与鼓励创新并重 | 第48页 |
| 第三节 完善我国上市银行内部监管措施 | 第48-53页 |
| 一、优化资本结构,建立有效的资本补充机制 | 第48-49页 |
| 二、全面强化银行风险管理 | 第49-50页 |
| 三、加强金融创新,避免银行业务发展同质化 | 第50-51页 |
| 四、调整银行业务模式,提高银行盈利能力 | 第51-52页 |
| 五、建设资本节约型银行 | 第52-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作者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