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1页 |
第1章 逾期付款违约金的法理基础和历史变迁 | 第11-17页 |
1.1 逾期付款违约金的概念及扩展 | 第11-13页 |
1.1.1 逾期付款违约金的概念 | 第11页 |
1.1.2 逾期付款违约金的扩展 | 第11-13页 |
1.2 逾期付款违约金的种类 | 第13-15页 |
1.2.1 约定违约金 | 第13页 |
1.2.2 法定赔偿金 | 第13页 |
1.2.3 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 第13-14页 |
1.2.4 民间借贷中的逾期付款利息 | 第14-15页 |
1.3 逾期付款违约金法律规定的历史变迁 | 第15-17页 |
第2章 国内外关于逾期付款违约金制度的比较研究 | 第17-25页 |
2.1 国内关于逾期付款违约金的相关理论 | 第17-21页 |
2.1.1 我国关于逾期付款违约金的法律规定 | 第17-21页 |
2.1.2 台湾关于逾期付款违约金的相关理论 | 第21页 |
2.2 英美法系国家的立法理论 | 第21-22页 |
2.3 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理论 | 第22-25页 |
2.3.1 法国关于逾期付款违约金的相关规定 | 第23页 |
2.3.2 德国法关于逾期付款违约金的相关规定 | 第23-25页 |
第3章 逾期付款违约金制度的争议及分析 | 第25-31页 |
3.1 逾期付款违约金计算时限的争议分析 | 第25-28页 |
3.1.1 将逾期付款违约金计算至“起诉之日”的观点 | 第25页 |
3.1.2 将逾期付款违约金计算至“裁判确定之日”的观点 | 第25-26页 |
3.1.3 将逾期付款违约金计算至“裁判生效之日”的观点 | 第26页 |
3.1.4 将逾期付款违约金计算至“裁判指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的观点 | 第26页 |
3.1.5 将逾期付款违约金计算至“实际给付之日”的观点 | 第26-28页 |
3.2 未约定逾期付款违约金的计算标准时的争议分析 | 第28页 |
3.3 不同的逾期付款违约金约定情形的争议分析 | 第28-31页 |
第4章 逾期付款违约金的调整 | 第31-38页 |
4.1 逾期付款违约金的调整原则 | 第31-35页 |
4.1.1 谨慎调整的原则 | 第31-32页 |
4.1.2 损失可预见原则 | 第32-33页 |
4.1.3 参照借款合同法律规范的原则 | 第33-34页 |
4.1.4 合理尊重缔约人意思自治原则 | 第34-35页 |
4.2 调整逾期付款违约金应考虑的因素 | 第35-36页 |
4.3 逾期付款违约金调整的举证责任分配及责任免除 | 第36-38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逾期付款违约金制度的思考 | 第38-41页 |
5.1 现有关于逾期付款违约金法律规定的不足 | 第38页 |
5.2 完善我国逾期付款违约金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38-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