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6页 |
1.2.1 螺栓联接性能与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机床支承件结构设计概述 | 第11-13页 |
1.2.3 本课题组研究基础与成果概述 | 第13-16页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2 机床固定联接的结构形式分类与性能分析 | 第18-28页 |
2.1 机床固定联接的结构形式分类 | 第18-21页 |
2.1.1 内嵌式结构形式 | 第20页 |
2.1.2 凸缘式结构形式 | 第20-21页 |
2.2 机床固定联接结构形式的静态性能分析 | 第21-25页 |
2.2.1 有限元法基础 | 第21页 |
2.2.2 内嵌式和凸缘式结构简化模型 | 第21-22页 |
2.2.3 固定联接结构等效物理模型 | 第22-23页 |
2.2.4 内嵌式和凸缘式结构形式的性能分析 | 第23-25页 |
2.3 机床固定联接结构参数对其静态性能的影响 | 第25-27页 |
2.3.1 固定联接结构参数分析模型 | 第26页 |
2.3.2 螺栓布置间距与直径对固定联接结构刚度的影响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机床固定联接的螺栓布置区域优化设计 | 第28-45页 |
3.1 拓扑优化理论基础 | 第28-29页 |
3.2 机床固定联接的螺栓布置区域分析 | 第29-34页 |
3.2.1 固定联接的螺栓布置区域与布置形式 | 第29-30页 |
3.2.2 固定联接及其支承件的简化物理模型 | 第30-32页 |
3.2.3 固定联接的螺栓布置区域分析 | 第32-34页 |
3.3 机床主轴箱固定联接的螺栓布置区域优化设计 | 第34-44页 |
3.3.1 固定联接螺栓布置区域优化设计流程 | 第35-36页 |
3.3.2 主轴箱工况分析与载荷求解 | 第36-40页 |
3.3.3 主轴箱固定联接的物理模型 | 第40-42页 |
3.3.4 主轴箱固定联接的螺栓布置区域优化结果 | 第42-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机床主轴箱固定联接的结构方案设计 | 第45-60页 |
4.1 主轴箱固定联接结构参数多目标优化模型 | 第45-48页 |
4.1.1 优化数学模型 | 第45-47页 |
4.1.2 基于响应面法的固定联接结构参数优化流程 | 第47-48页 |
4.2 主轴箱固定联接的螺栓布置参数优化 | 第48-54页 |
4.2.1 螺栓布置形式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 | 第50-51页 |
4.2.2 螺栓布置参数优化与结果 | 第51-54页 |
4.3 主轴箱固定联接结构尺寸优化 | 第54-57页 |
4.3.1 内嵌式结构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 | 第54-56页 |
4.3.2 内嵌式结构尺寸优化与结果 | 第56-57页 |
4.4 主轴箱固定联接结构静动态性能分析 | 第57-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5 机床主轴箱的结构方案设计与性能分析 | 第60-71页 |
5.1 基于固定联接结构的主轴箱结构方案设计 | 第60-67页 |
5.1.1 静动态性能评价指标参数 | 第60-61页 |
5.1.2 主轴箱物理模型分析 | 第61-63页 |
5.1.3 主轴箱概念模型 | 第63-64页 |
5.1.4 主轴箱结构方案设计 | 第64-67页 |
5.2 机床主轴箱结构方案静动态性能分析 | 第67-70页 |
5.2.1 主轴箱原始结构方案的静动态性能分析 | 第67-69页 |
5.2.2 主轴箱新结构方案的静动态性能分析 | 第69-70页 |
5.2.3 主轴箱结构方案性能对比 | 第7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附录A 试验点数据 | 第76-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