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概论 | 第10-24页 |
1.1 纳米材料 | 第10-12页 |
1.1.1 纳米材料的分类 | 第10-11页 |
1.1.2 纳米材料的特性 | 第11-12页 |
1.2 氧化铝陶瓷 | 第12-15页 |
1.2.1 氧化铝的结构 | 第12-13页 |
1.2.2 氧化铝的相变过程 | 第13-14页 |
1.2.3 氧化铝的性质与应用 | 第14-15页 |
1.3 α-Al_2O_3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15-18页 |
1.3.1 α-Al_2O_3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2 α-Al_2O_3纳米颗粒的制备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1.4 α-Al_2O_3纳米晶陶瓷的制备 | 第18-20页 |
1.4.1 氧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2 两步烧结法制备纳米晶陶瓷 | 第19-20页 |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5.1 选题依据 | 第20-21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4页 |
第二章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 第24-29页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4-25页 |
2.2 样品的表征方法 | 第25-28页 |
2.2.1 X射线衍射(XRD) | 第25页 |
2.2.2 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 | 第25-26页 |
2.2.3 热重/差热分析(TG-DTA) | 第26页 |
2.2.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 | 第26页 |
2.2.5 比表面积测试(BET) | 第26页 |
2.2.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6-27页 |
2.2.7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7页 |
2.2.8 阿基米德法测定烧结体相对密度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非均相沉淀法制备 α-Al_2O_3纳米颗粒 | 第29-42页 |
3.1 实验机理 | 第29-30页 |
3.2 实验准备与实验流程 | 第30-31页 |
3.2.1 实验准备 | 第30页 |
3.2.2 实验流程 | 第30-31页 |
3.3 实验参数讨论 | 第31-36页 |
3.3.1 铝离子浓度C(Al~(3+))对 α-Al_2O_3颗粒尺寸的影响 | 第31-33页 |
3.3.2 保温温度对 α-Al_2O_3颗粒尺寸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3 pH值对 α-Al_2O_3颗粒尺寸的影响 | 第34-36页 |
3.4 实验结果表征与分析 | 第36-40页 |
3.4.1 α-Al_2O_3颗粒的XRD表征 | 第36-37页 |
3.4.2 α-Al_2O_3颗粒的FT-IR分析 | 第37-38页 |
3.4.3 α-Al_2O_3颗粒的形貌表征 | 第38-39页 |
3.4.4 α-Al_2O_3颗粒的成分分析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均相沉淀法制备 α-Al_2O_3纳米颗粒 | 第42-51页 |
4.1 实验机理 | 第42-43页 |
4.2 实验准备与实验流程 | 第43-44页 |
4.2.1 实验准备 | 第43页 |
4.2.2 实验流程 | 第43-44页 |
4.3 实验参数讨论 | 第44页 |
4.4 实验结果表征与分析 | 第44-49页 |
4.4.1 前驱体煅烧过程中所得样品的XRD分析 | 第45页 |
4.4.2 前驱体的TG-DTA分析 | 第45-46页 |
4.4.3 α-Al_2O_3颗粒的FT-IR分析 | 第46-47页 |
4.4.4 α-Al_2O_3颗粒的形貌表征与XRD分析 | 第47-48页 |
4.4.5 α-Al_2O_3颗粒的BET测试 | 第48-49页 |
4.4.6 α-Al_2O_3颗粒的成分分析 | 第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第五章 两步烧结法制备 α-Al_2O_3纳米晶陶瓷 | 第51-56页 |
5.1 生坯的成型 | 第51页 |
5.2 两步烧结法制备 α-Al_2O_3纳米晶陶瓷 | 第51-53页 |
5.2.1 第一步烧结温度对晶粒尺寸以及致密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5.2.2 两步烧结法制备 α-Al_2O_3纳米晶陶瓷 | 第52-53页 |
5.3 α-Al_2O_3纳米晶陶瓷的形貌表征 | 第53-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总结 | 第56页 |
6.2 论文创新点 | 第56-57页 |
6.3 工作展望 | 第57-58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