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电磁学、电动力学论文--电磁学论文--电磁波与电磁场论文

太赫兹波段人工电磁材料研究及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1页
2 人工电磁材料的理论及研究进展第11-32页
    2.1 人工电磁材料的特性第11-18页
        2.1.1 左手材料的特性第11-16页
        2.1.2 新型人工电磁材料的实现第16-18页
    2.2 新型人工电磁材料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第18-22页
        2.2.1 微波段研究进展第18-20页
        2.2.2 太赫兹波段研究进展第20-22页
        2.2.3 红外、可见光波段研究进展第22页
    2.3 太赫兹波新型人工电磁材料应用第22-31页
        2.3.1 太赫兹波第22-24页
        2.3.2 太赫兹波人工电磁材料应用第24-31页
            2.3.2.1 探测器/传感器第24-26页
            2.3.2.2 调制器第26-27页
            2.3.2.3 滤波器第27-28页
            2.3.2.4 偏振器件第28-29页
            2.3.2.5 新型太赫兹人工电磁材料吸波器第29-31页
    2.4 小结第31-32页
3 太赫兹人工电磁材料设计及制备技术第32-46页
    3.1 太赫兹人工电磁材料设计第32-35页
        3.1.1 数值分析方法第32-33页
        3.1.2 软件仿真、有效本构参数提取及反演等效参数第33-35页
    3.2 太赫兹人工电磁材料的衬底及制备技术第35-44页
        3.2.1 太赫兹人工电磁材料衬底及分类第35-37页
            3.2.1.1 刚性衬底材料第35页
            3.2.1.2 柔性衬底材料第35-37页
        3.2.2 太赫兹人工电磁材料的制备技术第37-44页
            3.2.2.1 电镀第37-38页
            3.2.2.2 磁控溅射第38-40页
            3.2.2.3 干法刻蚀第40-41页
            3.2.2.4 湿法刻蚀第41页
            3.2.2.5 光刻工艺第41-44页
    3.3 太赫兹新型人工电磁材料的表征技术第44-45页
        3.3.1 台阶仪第44页
        3.3.2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44页
        3.3.3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44-45页
        3.3.4 原子力显微镜第45页
    3.4 小结第45-46页
4 基于人工电磁材料的太赫兹吸波器研究第46-66页
    4.1 太赫兹新型人工电磁材料的参数反演第46-52页
        4.1.1 电谐振结构的参数反演第46-48页
        4.1.2 磁谐振结构的参数反演第48-50页
        4.1.3 左手材料的参数反演第50-52页
    4.2 吸波器基本原理第52-53页
    4.3 太赫兹十字缝隙结构吸波器的设计第53-56页
        4.3.1 十字缝隙吸波器结构模型的设计第53-55页
        4.3.2 电磁波入射角度对吸收率的影响第55页
        4.3.3 衬底厚度对吸收率的影响第55-56页
    4.4 柔性衬底太赫兹吸波器的制备第56-59页
        4.4.1 柔性衬底吸波器模型结构的设计第56-58页
        4.4.2 柔性衬底的制备第58-59页
    4.5 全介质吸波器的设计及制备第59-65页
        4.5.1 全介质吸波器模型结构的设计第59-61页
        4.5.2 周期单元尺寸对吸收率的影响第61-62页
        4.5.3 结构衬底金的厚度对吸收率的影响第62页
        4.5.4 高介电常数TiO2厚度对结构吸收率的影响第62-63页
        4.5.5 全介质吸波器结构的制备第63-65页
    4.6 小结第65-66页
5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66-68页
    5.1 全文总结第66页
    5.2 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附录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南全范围模拟机DEH系统人机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星地一体化网络基于资源分配的干扰协调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