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学分支科学论文--产业经济学论文

从地方集聚到区域集群网络--以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为例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导论第16-2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6-18页
        1.1.1 研究背景第16-18页
        1.1.2 研究意义第18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18-24页
        1.2.1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网络第18-22页
        1.2.2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第22-24页
    1.3 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创新第24-26页
        1.3.1 研究目标第24-25页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5-26页
        1.3.3 预期创新第26页
    1.4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第26-29页
        1.4.1 研究方法第26-27页
        1.4.2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第27-29页
2 相关理论基础第29-36页
    2.1 产业集群理论第29-30页
    2.2 开放式创新与全球创新网络第30-32页
    2.3 全球集群网络第32-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6页
3 区域集群网络结构分析第36-44页
    3.1 区域集群网络假说第36-39页
        3.1.1 第一个假说第36-37页
        3.1.2 第二个假说第37页
        3.1.3 第三个假说第37-38页
        3.1.4 第四个假说第38-39页
    3.2 区域集群网络模式第39-44页
        3.2.1 区域集群网络中的行为主体及其联系第39页
        3.2.2 构建区域集群网络模型第39-42页
        3.2.3 区域集群网络的演化过程第42-44页
4 长三角三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第44-62页
    4.1 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第45-54页
        4.1.1 集群凝聚力强,发展潜力巨大第45-47页
        4.1.2 集群内部联系网络日益紧密第47-49页
        4.1.3 集群外部联系有待增强第49-51页
        4.1.4 集群研发能力强,本地产业化能力弱第51-54页
    4.2 泰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第54-58页
        4.2.1 产业集群效应逐现成效第54-55页
        4.2.2 集群创新能力弱,产业化实力强第55-57页
        4.2.3 集群内部网络建设缺乏,外部联系日益增加第57-58页
    4.3 无锡(惠山)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第58-60页
        4.3.1 企业、人才不断聚集,产业集群初见端倪第58-59页
        4.3.2 集群研发能力不足,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第59页
        4.3.3 集群内外部联系较弱第59-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5 三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关系网络结构第62-68页
    5.1 三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问关系网络第62-64页
        5.1.1 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与泰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间关系第63页
        5.1.2 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与无锡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间关系第63-64页
    5.2 三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间的关系特征第64-65页
    5.3 三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间关系的优化建议第65-6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8-71页
    6.1 主要结论第68-69页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附录第77-78页
后记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角帆蚌两个半乳糖凝集素基因的免疫功能及育珠移植免疫生理指示作用研究
下一篇:玻璃设计的本土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