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动机恶化的成因及其防治对策--以“3.23南平惨案”凶手郑民生为切入点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南平惨案"的基本情况 | 第8-12页 |
(一) "南平惨案"基本案情 | 第8页 |
(二) 郑民生的个人情况 | 第8-12页 |
1. 家庭环境 | 第8-9页 |
2. 婚恋状态 | 第9-10页 |
3. 职场生态 | 第10-12页 |
二、犯罪动机形成的根源和基础 | 第12-19页 |
(一) 环境因素 | 第13-16页 |
1. 庞大的家庭规模 | 第13-14页 |
2. 窘迫的工作境况 | 第14-15页 |
3. 尴尬的婚姻状态 | 第15-16页 |
(二) 个人因素 | 第16-19页 |
1. 心态失衡 | 第16-17页 |
2. 人格缺陷 | 第17-19页 |
三、犯罪动机恶化的成因 | 第19-27页 |
(一) 影响犯罪动机恶化的客观因素 | 第20-23页 |
1. 变化的犯罪环境、犯罪对象 | 第20-21页 |
2. 不稳定的社会治安形势 | 第21-22页 |
3. 不健康的社会道德风气 | 第22页 |
4. 不完善的刑事政策和刑罚功能 | 第22-23页 |
(二) 影响犯罪动机恶化的主观因素 | 第23-27页 |
1. 变化的生理状态 | 第23页 |
2. 不健全的人格特质 | 第23-25页 |
3. 不如意的中年时期 | 第25页 |
4. 冲动的男性荷尔蒙 | 第25-27页 |
四、预防犯罪动机恶性转化的对策 | 第27-32页 |
(一) 个人主观方面 | 第27-29页 |
1. 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 第27页 |
2. 鼓励个人积极就业 | 第27-28页 |
3. 完善心理辅导治疗 | 第28-29页 |
(二) 社会客观方面 | 第29-32页 |
1. 建设校园安全管理制度 | 第29页 |
2. 形成和谐的社区环境 | 第29-30页 |
3.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