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芝菌丝体发酵与富硒工艺条件研究
缩略语 | 第1-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樟芝 | 第12页 |
·樟芝的药理作用 | 第12-15页 |
·樟芝的主要功效成分 | 第15-16页 |
·樟芝的液态发酵研究 | 第16-17页 |
·食用菌富硒研究 | 第17-19页 |
第2章 樟芝液态发酵菌丝体的优化研究 | 第19-65页 |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菌种 | 第19页 |
·培养基 | 第19-20页 |
·试剂 | 第20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4页 |
·樟芝液态发酵方法 | 第20-21页 |
·菌种活化 | 第20页 |
·液体种子的培养 | 第20-21页 |
·液态发酵培养 | 第21页 |
·测定方法 | 第21页 |
·生物量的测定 | 第21页 |
·多糖的测定 | 第21页 |
·三萜的测定 | 第21页 |
·樟芝液态发酵培养基优化实验设计 | 第21-23页 |
·Plackett-Burman实验筛选碳氮源 | 第21-22页 |
·影响显著的营养因子确定 | 第22页 |
·最陡爬坡法确定各营养因子的作用范围 | 第22-23页 |
·Box-Behnken实验 | 第23页 |
·樟芝液态发酵培养条件优化实验设计 | 第23-24页 |
·发酵条件单因素实验 | 第23页 |
·发酵条件Box-Behnken实验 | 第23-2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4-65页 |
·以菌丝生物量为目的进行优化 | 第24-36页 |
·Plackett-Burman实验筛选碳氮源 | 第24-25页 |
·影响显著的营养因子确定 | 第25-27页 |
·最陡爬坡法确定各营养因子的作用范围 | 第27页 |
·液态发酵培养基中心组合实验 | 第27-29页 |
·液态发酵条件单因素实验 | 第29-32页 |
·液态发酵条件Box-Behnken实验 | 第32-36页 |
·最优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验证 | 第36页 |
·以三萜产量为目的进行优化 | 第36-50页 |
·Plackett-Burman实验筛选碳氮源 | 第36-38页 |
·影响显著的营养因子确定 | 第38-40页 |
·最陡爬坡法确定各营养因子的作用范围 | 第40页 |
·液态发酵培养基Box-Behnken实验 | 第40-43页 |
·液态发酵条件单因素实验 | 第43-46页 |
·液态发酵条件Box-Behnken实验 | 第46-50页 |
·最优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 | 第50页 |
·以多糖产量为目的进行优化 | 第50-65页 |
·Plackett-Burman实验筛选碳氮源 | 第50-52页 |
·影响显著的营养因子确定 | 第52-54页 |
·最陡爬坡法确定各营养因子的作用范围 | 第54页 |
·液态发酵培养基Box-Behnken实验 | 第54-58页 |
·液态发酵条件单因素实验 | 第58-60页 |
·液态发酵条件Box-Behnken实验 | 第60-64页 |
·最优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 | 第64-65页 |
第3章 富硒樟芝的研制 | 第65-81页 |
·实验材料 | 第65-66页 |
·菌种 | 第65页 |
·培养基 | 第65页 |
·试剂 | 第65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65-66页 |
·实验方法 | 第66-68页 |
·樟芝富硒液态发酵方法 | 第66页 |
·菌种活化 | 第66页 |
·液体种子的培养 | 第66页 |
·液态发酵培养 | 第66页 |
·硒含量的测定 | 第66-67页 |
·硒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66页 |
·总硒量的测定 | 第66-67页 |
·无机硒的测定 | 第67页 |
·富硒率计算方法 | 第67页 |
·樟芝富硒液态发酵实验设计 | 第67-68页 |
·亚硒酸钠添加量对富硒率的影响 | 第67页 |
·亚硒酸钠添加量对樟芝生长的影响 | 第67页 |
·Plackett-Burman法筛选富硒培养基 | 第67-68页 |
·最陡爬坡法确定各营养因子的作用范围 | 第68页 |
·富硒樟芝培养基Box-Behnken实验 | 第68页 |
·富硒樟芝液态发酵条件的确定 | 第6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8-81页 |
·亚硒酸钠添加量对樟芝生长及富硒率的影响 | 第68-69页 |
·亚硒酸钠添加量对樟芝代谢的影响 | 第69页 |
·Plackett-Burman法筛选富硒培养基 | 第69-71页 |
·最陡爬坡法确定各营养因子的作用范围 | 第71页 |
·富硒樟芝培养基Box-Behnken实验 | 第71-77页 |
·富硒樟芝液态发酵条件的确定 | 第77-80页 |
·小结 | 第80-81页 |
第4章 樟芝中的腺苷含量 | 第81-88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81页 |
·材料 | 第81页 |
·仪器 | 第81页 |
·樟芝中腺苷含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81-82页 |
·色谱条件 | 第81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81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81-82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82页 |
·精密度实验 | 第82页 |
·稳定性实验 | 第82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82页 |
·加样回收率实验 | 第8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2-86页 |
·色谱条件的选择与优化 | 第82-84页 |
·精密度实验 | 第84页 |
·稳定性实验 | 第84-85页 |
·重复性实验 | 第85页 |
·加样回收率实验 | 第85页 |
·样品测定 | 第85-86页 |
·讨论 | 第86页 |
·色谱条件的确定 | 第86页 |
·供试品处理方式的选择 | 第86页 |
·小结 | 第86-88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