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9-10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2.1.1 兴趣 | 第10-11页 |
2.1.2 兴趣教学法 | 第11页 |
2.1.3 少儿 | 第11页 |
2.2 兴趣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2.3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概述 | 第13页 |
2.3.1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依据 | 第13页 |
2.3.2 传统体育教学过程结构 | 第13页 |
2.3.3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 第13页 |
2.4 主观锻炼体验的概述 | 第13-15页 |
2.4.1 主观锻炼体验的提出 | 第13-14页 |
2.4.2 主观锻炼体验的结构因素 | 第14页 |
2.4.3 主观锻炼体验的评分标准 | 第14-15页 |
3 研究被试和研究方法 | 第15-19页 |
3.1 研究被试 | 第15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5-19页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15页 |
3.2.2 访谈法 | 第15页 |
3.2.3 心理测量法 | 第15-16页 |
3.2.4 教学实验法 | 第16-19页 |
3.2.5 数理统计法 | 第19页 |
4 研究结果 | 第19-23页 |
4.1 实验前测试结果 | 第19-21页 |
4.1.1 实验前两组学员的身体基本情况比较 | 第19页 |
4.1.2 实验前两组学员的身体素质情况比较 | 第19-20页 |
4.1.3 实验前两组学员的网球球感情况比较 | 第20页 |
4.1.4 实验前两组学员的主观锻炼体验情况比较 | 第20-21页 |
4.2 实验后测试结果 | 第21-23页 |
4.2.1 实验后两组学员正反拍技术测试成绩情况比较 | 第21-22页 |
4.2.2 实验后两组学员主观锻炼体验情况比较 | 第22-23页 |
5 分析与讨论 | 第23-28页 |
5.1 实验后两组学员正拍技术掌握情况对比分析 | 第23-24页 |
5.2 实验后两组学员反拍技术掌握情况对比分析 | 第24-25页 |
5.3 实验后两组学员主观锻炼体验情况对比分析 | 第25-28页 |
5.3.1 两组学员积极幸福感对比分析 | 第25-26页 |
5.3.2 两组学员心理烦恼对比分析 | 第26-27页 |
5.3.3 两组学员疲劳对比分析 | 第27-28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28-30页 |
6.1 结论 | 第28页 |
6.2 建议 | 第28-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附录 1 | 第33-34页 |
附录 2 | 第34-36页 |
附录 3 | 第36-3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