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字到影像的魅力流转--论九十年代金庸武侠小说的电影改编
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金庸武侠电影概况 | 第10-25页 |
第一节 创作历程 | 第10-14页 |
一、粤语片时代 | 第10-11页 |
二、邵氏经典时期 | 第11-13页 |
三、新武侠时期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改编模式 | 第14-19页 |
一、缩减式改编 | 第14-16页 |
二、融合式改编 | 第16-17页 |
三、衍生式改编 | 第17-19页 |
第三节 发展趋势 | 第19-25页 |
一、“武”:从铁马硬功到特技神功 | 第20-21页 |
二、“侠”:从铮铮铁骨到侠骨柔情 | 第21-25页 |
第二章 九十年代金庸武侠电影对小说的延承与改写 | 第25-43页 |
第一节 情节故事上的延承与改写 | 第25-30页 |
一、浓缩剧情,选取经典情节 | 第25-28页 |
二、中心意象的沿用与强化 | 第28-29页 |
三、依据原作,生发新故事 | 第29-30页 |
第二节 人物塑造上的延承与改写 | 第30-35页 |
一、依循原著,留其神韵 | 第30-32页 |
二、别样风姿,全新意义 | 第32-34页 |
三、原创人物,全新风采 | 第34-35页 |
第三节 思想主题上的延承与改写 | 第35-43页 |
一、惩恶扬善,弘扬侠义梦想 | 第35-37页 |
二、对江湖与侠的解构 | 第37-39页 |
三、现代人的另类江湖 | 第39-43页 |
第三章九十年代金庸武侠小说电影改编的得失 | 第43-53页 |
第一节 九十年代金庸武侠小说电影改编的价值 | 第43-48页 |
一、再现经典:实现经典文学作品的银幕再现 | 第43-44页 |
二、人物再造:颠覆原作、极具新鲜感的人物形象 | 第44-45页 |
三、情节再造:利用经典人物讲述不一样的故事 | 第45-46页 |
四、轻松娱乐:加入喜剧元素娱乐观众 | 第46-47页 |
五、武侠文化:通过武侠电影弘扬侠义精神 | 第47-48页 |
第二节 九十年代金庸武侠小说电影改编的不足 | 第48-53页 |
一、视听艺术阻碍观者想象 | 第48-49页 |
二、过度删改丧失原著内蕴 | 第49-50页 |
三、娱乐性掩盖了艺术性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