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跨期选择的可塑性--基于预期想象训练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文献综述第9-19页
    1.1 跨期选择的内涵第9页
    1.2 跨期选择的心理效应第9-10页
    1.3 跨期选择的认知机制第10-12页
        1.3.1 跨期选择的计算模型第10-12页
        1.3.2 跨期选择的认知成分模型第12页
    1.4 跨期选择的神经机制第12-15页
        1.4.1 双机制加工模型第13页
        1.4.2 单机制加工模型第13-14页
        1.4.3 自我控制模型第14页
        1.4.4 多机制加工模型第14-15页
    1.5 跨期选择的影响因素第15-17页
        1.5.1 影响跨期选择的特质性因素第15-16页
        1.5.2 影响跨期选择的状态性因素第16-17页
    1.6 跨期选择的可塑性第17-19页
        1.6.1 工作记忆训练第17页
        1.6.2 金钱管理指导第17-18页
        1.6.3 预先承诺第18-19页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框架第19-22页
    2.1 问题提出第19-20页
    2.2 研究框架第20-21页
    2.3 研究价值及创新之处第21-22页
3 研究一:不同效价线索预期想象对跨期选择的影响第22-27页
    3.1 被试第22页
    3.2 实验设计第22-23页
    3.3 材料和任务第23页
    3.4 实验程序第23-24页
    3.5 实验结果第24-25页
    3.6 讨论第25-27页
4 研究二:预期想象训练对跨期选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第27-37页
    4.1 被试第27页
    4.2 实验设计第27页
    4.3 材料和任务第27-29页
    4.4 实验程序第29页
    4.5 录音编码与评分第29-30页
    4.6 实验结果第30-35页
        4.6.1 被试在前后测中预期想象能力和情绪体验的变化第30-33页
        4.6.2 预期想象训练对延迟折扣的影响第33-35页
        4.6.3 预期想象训练与跨期选择可塑性之间的关系第35页
    4.7 讨论第35-37页
5 研究总结与讨论第37-40页
    5.1 研究总结第37-38页
    5.2 研究总讨论第38-40页
        5.2.1 不同效价线索的预期想象对跨期选择的影响第38页
        5.2.2 预期想象训练对跨期选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第38-40页
6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0-41页
    6.1 研究不足第40页
    6.2 研究展望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50页
附录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科研成果及参与课题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23钢粗晶区及再热裂纹敏感性研究
下一篇:以孔雀羽毛为模板的纳米功能复合材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