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 第9页 |
1.1.2 新课标的颁布和新课改的推行 | 第9-10页 |
1.2 理论及实用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实用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1 关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2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2. 语文教科书与价值观 | 第15-24页 |
2.1 教科书要体现价值观的相关理论 | 第15-17页 |
2.1.1 现实语境下,书籍是偏向时间的媒介 | 第15-16页 |
2.1.2 教育是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 | 第16-17页 |
2.2 中国历代语文教材中价值观的体现 | 第17-24页 |
2.2.1 古代语文教材:封建纲常伦理思想贯穿其中 | 第17-19页 |
2.2.2 近、现代语文教科书:启蒙思想初见端倪 | 第19-22页 |
2.2.3 当代小学语文教科书:政治性与语文性互相博弈 | 第22-24页 |
3. 人教版课标小语实验教科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 | 第24-38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3.2 文本选择 | 第24页 |
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释义 | 第24-26页 |
3.3.1 关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第24-25页 |
3.3.2 关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 第25-26页 |
3.3.3 关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 第26页 |
3.4 人教版课标小语实验教科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本 | 第26-38页 |
3.4.1 选文 | 第26-33页 |
3.4.2 组元 | 第33-35页 |
3.4.3 综合性活动 | 第35-36页 |
3.4.4 其他练习 | 第36-38页 |
4. 人教版课标小语实验教科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呈现评价及建议 | 第38-46页 |
4.1 特点 | 第38-40页 |
4.1.1 语文性 | 第38页 |
4.1.2 系统性 | 第38-39页 |
4.1.3 时代性 | 第39页 |
4.1.4 人文性 | 第39-40页 |
4.2 不足 | 第40-41页 |
4.2.1 公正、法治教育缺失 | 第40页 |
4.2.2 自由、平等和民主教育缺乏 | 第40页 |
4.2.3 诚信教育不足 | 第40-41页 |
4.2.4 其他 | 第41页 |
4.3 建议 | 第41-46页 |
4.3.1 针对编写思路的建议 | 第41-43页 |
4.3.2 针对具体编写、出版工作的建议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