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铁耗计算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铁耗计算方法的研究 | 第13-15页 |
1.3 永磁同步电机的铁耗研究 | 第15-17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铁磁材料损耗 | 第19-32页 |
2.1 铁磁材料损耗产生机理 | 第19-22页 |
2.1.1 磁滞损耗的产生机理 | 第19-20页 |
2.1.2 涡流损耗的产生机理 | 第20-22页 |
2.1.3 异常损耗的产生机理 | 第22页 |
2.2 Ansoft内部铁耗计算法 | 第22-24页 |
2.3 旋转磁密铁耗有限元处理方法 | 第24-27页 |
2.4 制造工艺的影响 | 第27页 |
2.5 损耗系数的拟合 | 第27-31页 |
2.5.1 三项模型损耗系数求解 | 第28-29页 |
2.5.2 两项模型损耗系数求解 | 第29-31页 |
2.6 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永磁同步电机的铁耗 | 第32-42页 |
3.1 电动汽车电机简介 | 第32-35页 |
3.1.1 车用集中绕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 第32-34页 |
3.1.2 电机参数及电流求解 | 第34-35页 |
3.2 定转子铁耗的来源 | 第35-39页 |
3.2.1 定子铁耗的来源 | 第36页 |
3.2.2 转子铁耗的来源 | 第36-37页 |
3.2.3 定子空间磁势分析[25] | 第37-39页 |
3.3 永磁体损耗 | 第39-41页 |
3.3.1 永磁体涡流产生原因 | 第39页 |
3.3.2 永磁体涡流损耗的有限元计算 | 第39-41页 |
3.4 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硅钢片涡流损耗三维有限元分析 | 第42-50页 |
4.1 现有方法的不足 | 第42-43页 |
4.2 几何模型简化和边界条件 | 第43-45页 |
4.3 计算原理 | 第45-46页 |
4.4 计算结果 | 第46-49页 |
4.5 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电流谐波的影响 | 第50-58页 |
5.1 实时电流波形分析 | 第50-53页 |
5.2 电流高次谐波对硅钢片铁耗的影响 | 第53-55页 |
5.3 电流高次谐波对永磁体铁耗的影响 | 第55-56页 |
5.4 小结 | 第56-58页 |
第6章 电机铁耗快速计算方法 | 第58-73页 |
6.1 低速运行下定子铁耗计算 | 第59-64页 |
6.2 高速运行下定子铁耗计算 | 第64-68页 |
6.3 转子硅钢片铁耗计算 | 第68-70页 |
6.4 转子永磁体铁耗计算 | 第70-71页 |
6.5 小结 | 第71-73页 |
第7章 电机铁耗的修正与测试 | 第73-83页 |
7.1 绕组交流电阻分析与测试 | 第73-76页 |
7.2 机械损耗分析 | 第76-77页 |
7.3 空载实验损耗 | 第77-78页 |
7.4 负载实验损耗 | 第78-80页 |
7.5 损耗修正方法 | 第80-82页 |
7.6 小结 | 第82-83页 |
第8章 结束语 | 第83-86页 |
8.1 全文总结 | 第83-84页 |
8.2 工作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90-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