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op效应的个体差异:静息态脑活动的局部一致性和功能连接的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1.1 Stroop效应的研究范式 | 第11-13页 |
1.1.1 经典的Stroop范 | 第11-12页 |
1.1.2 字符Stroop变式 | 第12页 |
1.1.3 空间Stroop变式 | 第12-13页 |
1.1.4 情绪Stroop变式 | 第13页 |
1.2 Stroop效应的理论解释 | 第13-17页 |
1.2.1 相对加工速度理论(赛马理论) | 第13-14页 |
1.2.2 自动化理论 | 第14-15页 |
1.2.3 知觉编码理论 | 第15页 |
1.2.4 平行模型 | 第15页 |
1.2.5 平行分布式加工模型 | 第15-16页 |
1.2.6 Stroop效应的构建理论 | 第16-17页 |
1.3 Stroop效应影响因素 | 第17-21页 |
1.3.1 语境因素的影响 | 第17-18页 |
1.3.2 颜色识别能力 | 第18页 |
1.3.3 年龄对Stroop效应的影响 | 第18-19页 |
1.3.4 情绪对Stroop效应的影响 | 第19-20页 |
1.3.5 锻炼对Stroop效应的影响 | 第20页 |
1.3.6 其他可能影响的因素 | 第20-21页 |
1.4 Stroop效应的神经机制 | 第21-26页 |
1.4.1 任务相关研究 | 第21-22页 |
1.4.2 非任务态下的发现 | 第22-26页 |
2 问题提出与假设 | 第26-28页 |
3 正式实验 | 第28-31页 |
3.1 被试 | 第28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3.3 实验程序 | 第28-29页 |
3.4 实验指导语 | 第29-30页 |
3.4.1 MRI数据采集的指导语 | 第29页 |
3.4.2 行为数据采集的指导语 | 第29-30页 |
3.5 MRI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第30-31页 |
4 数据分析与结果 | 第31-39页 |
4.1.1 行为数据 | 第31页 |
4.1.2 局部一致性分析 | 第31-32页 |
4.1.3 功能连接分析 | 第32-33页 |
4.1.4 行为结果 | 第33-34页 |
4.1.5 局部一致性分析结果 | 第34-35页 |
4.1.6 功能连接分析结果 | 第35-39页 |
5 讨论 | 第39-44页 |
6 结论 | 第44-45页 |
7 不足与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