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荷斯坦奶牛BRCA2基因、STAT3基因SNPs检测及其与乳房炎和产奶性状的关联分析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综述第12-20页
    1.1 奶牛乳房炎研究概述第12-13页
        1.1.1 奶牛乳房炎概述第12页
        1.1.2 奶牛乳房炎类型第12-13页
        1.1.3 奶牛乳腺炎研究概况及进展第13页
    1.2 BRCA2基因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1 BRCA基因概述第13-14页
        1.2.2 BRCA基因与DNA损伤修复第14-16页
        1.2.3 BRCA2基因的研究现状与进展第16-17页
    1.3 STAT基因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1 STAT基因概述第17页
        1.3.2 STAT3基因结构及功能第17页
        1.3.3 STAT3基因研究进展第17-18页
        1.3.4 STAT3的激活途径第18-19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9-20页
第二章 候选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0-25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0页
        2.1.1 试验材料第20页
        2.1.2 试验方法第20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0-24页
        2.2.1 奶牛BRCA2、STAT3基因序列相似性比较第20-21页
        2.2.2 奶牛BRCA2、STAT3基因遗传进化树分析第21-22页
        2.2.3 奶牛BRCA2、STAT3蛋白理化性质分析第22-23页
        2.2.4 奶牛BRCA2、STAT3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第23页
        2.2.5 奶牛BRCA2、STAT3蛋白的结构域分析第23-24页
    2.3 讨论第24-25页
        2.3.1 BRCA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4页
        2.3.2 STAT3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4-25页
第三章 BRCA2、STAT3基因遗传变异检测第25-34页
    3.1 试验材料第25-26页
        3.1.1 奶牛血样采集第25页
        3.1.2 主要仪器设备第25-26页
        3.1.3 试验试剂第26页
    3.2 试验方法第26-27页
        3.2.1 血样采集第26页
        3.2.2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6页
        3.2.3 引物设计第26页
        3.2.4 PCR扩增、测序与酶切检测第26-27页
    3.3 基因组DNA样品检测第27-28页
    3.4 荷斯坦奶牛BRCA2基因SNPs检测第28-31页
        3.4.1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第28-30页
        3.4.2 BRCA2基因SNP位点检测第30页
        3.4.3 BRCA2基因SNP位点分型第30-31页
    3.5 荷斯坦奶牛STAT3基因SNPs检测第31-32页
        3.5.1 PCR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第31页
        3.5.2 STAT3基因SNP位点检测第31-32页
    3.6 讨论第32-34页
        3.6.1 荷斯坦奶牛BRCA2基因遗传变异位点分析第32-33页
        3.6.2 荷斯坦奶牛STAT3基因遗传变异位点分析第33-34页
第四章 BRCA2、STAT3基因多态多态性及其与产奶性状、奶牛乳房炎的关联分析第34-37页
    4.1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4页
    4.2 BRCA2、STAT3基因群体遗传学分析第34-35页
    4.3 BRCA2、STAT3基因多态与产奶性状、乳房炎的关联分析第35-36页
    4.4 讨论第36-37页
        4.4.1 BRCA2基因的SNPs与与产奶性状及乳房炎的关联分析第36页
        4.4.2 STAT3基因的SNPs与与产奶性状及乳房炎的关联分析第36-3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第37-38页
    5.1 结论第37页
    5.2 创新点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3页
附录第43-47页
缩略词表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作者简介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甲烷饱和盐水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不同来源淀粉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