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太阳能电池背景 | 第9页 |
1.2 太阳能电池发展 | 第9-11页 |
1.3 太阳能电池基础知识及性能参数 | 第11-14页 |
1.3.1 P-n结 | 第11-13页 |
1.3.2 太阳能电池的I-V特性 | 第13页 |
1.3.3 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V_(OC) | 第13页 |
1.3.4 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I_(SC) | 第13-14页 |
1.3.5 太阳能电池的填充因子FF | 第14页 |
1.3.6 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PCE | 第14页 |
1.3.7 太阳能电池的入射单色光子-电子转换效率 | 第14页 |
1.4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第14-19页 |
1.4.1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展 | 第14-16页 |
1.4.2 有机无机钙钛矿吸光层材料结构 | 第16-17页 |
1.4.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原理 | 第17-19页 |
1.5 钙钛矿吸光层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9-23页 |
1.5.1 一步溶液沉积法 | 第19-20页 |
1.5.2 两步溶液沉积法 | 第20-21页 |
1.5.3 双源共蒸发沉积法 | 第21页 |
1.5.4 蒸汽辅助沉积法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多次沉积方法制备FAPbI_3钙钛矿电池和(FA)_x(MA)_(1-x)PbI_3钙钛矿电池 | 第23-49页 |
2.1 目的和意义 | 第23-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30页 |
2.2.1 实验药品 | 第25-26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2.2.3 钙钛矿薄膜的制备流程 | 第27页 |
2.2.4 电池的制备 | 第27-3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0-47页 |
2.3.1 FAPbI_3钙钛矿薄膜表征 | 第30-35页 |
2.3.2 FAPbI_3钙钛矿电池的结构和形貌 | 第35-38页 |
2.3.3 FAPbI_3钙钛矿电池的性能 | 第38-40页 |
2.3.4 多次沉积方法制备(FA)_x(MA)_(1-x)PbI_3钙钛矿电池条件优化 | 第40-43页 |
2.3.5 最优条件下(FA)_x(MA)_(1-x)PbI_3钙钛矿电池性能表现 | 第43-46页 |
2.3.6 (FA)_x(MA)_(1-x)PbI_3钙钛矿电池稳定性 | 第46-4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三章 原位离子交换法沉积(FA)_x(MA)_(1-x)PbI_3钙钛矿电池 | 第49-67页 |
3.1 目的和意义 | 第49-5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0-55页 |
3.2.1 实验药品 | 第50-51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51-52页 |
3.2.3 钙钛矿薄膜的制备流程 | 第52页 |
3.2.4 电池的制备 | 第52-5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5-66页 |
3.3.1 原位离子交换方法制备(FAMA)PbI_3钙钛矿薄膜的结构表征 | 第55-57页 |
3.3.2 原位离子交换方法制备(FAMA)PbI_3钙钛矿薄膜的光学性能表征 | 第57-59页 |
3.3.3 原位离子交换方法制备(FAMA)PbI_3钙钛矿薄膜生长过程 | 第59-65页 |
3.3.4 原位离子交换方法制备(FAMA)PbI_3钙钛矿薄膜条件优化 | 第65-66页 |
3.3.5(FAMA)PbI_3钙钛矿电池性能表征 | 第6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71页 |
4.1 总结 | 第67-68页 |
4.2 展望 | 第68-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1页 |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目录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