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贵金属金银铂能级结构和器件特性的密度泛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7页
    1.1 纳原子分子器件的实验概述第8-12页
        1.1.1 分子结制备方案第8-9页
        1.1.2 测量技术第9-12页
    1.2 纳原子分子器件计算的理论概述第12-15页
        1.2.1 迭代算法求解稳定的非平衡态输运问题第12页
        1.2.2 密度泛函理论的近似方法第12-13页
        1.2.3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软件简介第13-14页
        1.2.4 非密度泛函的输运计算方法第14-15页
    1.3 本文的内容结构第15-17页
第2章 输运计算理论简介第17-42页
    2.1 基本传输问题的确立第17-24页
        2.1.1 系统哈密顿量第18-19页
        2.1.2 兰道尔散射模型第19-21页
        2.1.3 单能级分子结的电荷传输第21-23页
        2.1.4 充电效应和非对称导线第23-24页
    2.2 非平衡态输运第24-30页
        2.2.1 开放系统的非平衡态格林函数第24-26页
        2.2.2 稳定态和自洽过程第26-30页
    2.3 基于非平衡态格林函数和密度泛函的输运计算理论(smeagol)第30-41页
        2.3.1 多体问题简述第30-32页
        2.3.2 哈特里—福克方法第32-33页
        2.3.3 密度泛函理论第33-36页
        2.3.4 科恩—沈态的计算第36-37页
        2.3.5 化学计算软件SIESTA第37-40页
        2.3.6 输运特性计算软件smeagol第40-41页
    2.4 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C_(60)、Au@C_(60)和Ag@C_(60)的自旋输运特性第42-67页
    3.1 内嵌金属富勒烯简介第42页
    3.2 计算模型和参数配置第42-52页
        3.2.1 基本参数第43-45页
        3.2.2 自洽场迭代参数第45-46页
        3.2.3 分子动力学参数第46-49页
        3.2.4 输出参数第49页
        3.2.5 输运计算参数第49-52页
    3.3 非自旋修正的计算结果第52-57页
    3.4 加入自旋修正的计算结果第57-61页
    3.5 偏置Au@C_(60)的自旋输运特性第61-65页
    3.6 小结第65-67页
第4章S-Au-S分子结和Au-Au-Au分子结的自旋输运特性第67-87页
    4.1 单分子磁阻简介第67页
    4.2 计算模型和参数配置第67-70页
        4.2.1 基本参数第68-70页
        4.2.2 其它参数第70页
    4.3 S-Au-S分子结的自旋输运特性第70-78页
    4.4 Au-Au-Au分子结的自旋输运特性第78-85页
    4.5 小结第85-87页
第5章 Pt纳米颗粒表面H_2O、CO_2和H_2CO_3的吸附研究第87-99页
    5.1 铂基光催化简介第87-88页
    5.2 计算模型和基本参数第88-90页
        5.2.1 铂原子的函数基参数第89-90页
        5.2.2 其他参数第90页
    5.3 计算结果第90-96页
        5.3.1 分子构型和电荷密度第90-92页
        5.3.2 投影态密度分析第92-96页
    5.4 反应机制讨论第96-98页
    5.5 小结第98-99页
第6章 结论和展望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4页
致谢第114-11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病虫害多尺度遥感识别和区分方法研究
下一篇:介质阻挡放电耦合生物滴滤净化多组分VOCs的关键技术及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