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水土保持论文--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论文

模拟降雨条件下红壤坡面菜地侵蚀产沙及土壤养分流失特征研究

致谢第7-8页
中文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24-37页
    1.1 研究背景第24-25页
    1.2 坡面径流侵蚀产沙的研究进展第25-30页
        1.2.1 坡长对坡面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第26-28页
        1.2.2 植被覆盖度对坡面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第28-29页
        1.2.3 坡面土壤、侵蚀泥沙机械组成与土壤粗化过程之间的联系第29-30页
    1.3 坡面土壤养分流失的研究进展第30-34页
        1.3.1 坡长对养分流失的影响第31-32页
        1.3.2 植被覆盖度对养分流失的影响第32页
        1.3.3 施肥处理对土壤侵蚀和坡面养分流失影响第32-33页
        1.3.4 土壤养分流失与土壤侵蚀的关系第33-34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4-35页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35-37页
        1.5.1 研究内容第35页
        1.5.2 研究主要技术路线第35-37页
第二章 试验设计第37-45页
    2.1 背景材料第37页
    2.2 试验时间和地点第37-38页
    2.3 室内模拟径流槽物理模型设计及试验用土第38-39页
        2.3.1 室内径流槽的物理模型设计第38页
        2.3.2 试验用土第38-39页
    2.4 植被和施肥处理第39-40页
    2.5 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设计第40-42页
        2.5.1 人工模拟降雨装置第40-41页
        2.5.2 降雨用水第41页
        2.5.3 降雨均匀度和雨强的标定第41-42页
    2.6 样品测定第42-44页
    2.7 数据处理和分析第44-45页
第三章 坡面降雨侵蚀产流产沙特征分析第45-61页
    3.1 坡长和覆盖度对初始产流时间的影响第45-47页
    3.2 植被覆盖度对坡面产流产沙动态过程的影响第47-53页
        3.2.1 植被覆盖坡面产流产沙的过程变化第47-51页
        3.2.2 植被覆盖度的坡面减流减沙效应第51-52页
        3.2.3 累积产沙量和累积径流量相关关系第52-53页
    3.3 坡面产流产沙的坡长效应第53-58页
        3.3.1 不同坡长下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变化第53-57页
        3.3.2 累积产沙量和累积径流量相关关系第57-58页
    3.4 径流模数变化特征分析第58-59页
    3.5 侵蚀模数变化特征分析第59-60页
    3.6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四章 降雨过程中坡面土壤颗粒粗化过程研究第61-76页
    4.1 降雨侵蚀泥沙颗粒机械组成变化特征第62-63页
    4.2 坡长和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对坡面土壤粗化过程的影响第63-66页
        4.2.1 不同坡长对坡面土壤粗化过程的影响第64-65页
        4.2.2 不同植被覆盖度对坡面土壤粗化过程的影响第65-66页
    4.3 坡面土壤团聚体在降雨过程中的变化特征第66-74页
        4.3.1 土壤团聚体组成含量的变化第66-69页
        4.3.2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变化特征第69-71页
        4.3.3 湿筛法土壤团聚体与坡面径流、侵蚀产沙特征参数间的分析第71-72页
        4.3.4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土壤、侵蚀泥沙颗粒组成之间的关系第72-74页
    4.4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五章 坡面径流和泥沙中氮流失特征分析第76-93页
    5.1 降雨径流中氮流失特征的分析第76-85页
        5.1.1 坡长和植被覆盖度对径流中各形态氮流失的影响第79-83页
        5.1.2 施肥处理对径流中各形态氮流失的影响第83-85页
    5.2 侵蚀泥沙中氮流失特征的分析第85-92页
        5.2.1 坡长,植被覆盖度对泥沙中氮流失的影响第85-87页
        5.2.2 不同施肥处理对泥沙中氮流失的影响第87-90页
        5.2.3 泥沙中TN含量与各泥沙颗粒组成分布的关系第90-92页
    5.3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六章 坡面径流和泥沙中磷流失特征分析第93-112页
    6.1 降雨径流中磷流失特征的分析第93-105页
        6.1.1 坡长和植被覆盖度对径流中各形态磷流失的影响第95-99页
        6.1.2 颗粒态磷(PP)流失的特征分析第99-102页
        6.1.3 施肥处理对径流中各形态磷流失的影响第102-105页
    6.2 降雨泥沙中全磷(TP)流失特征的分析第105-110页
        6.2.1 坡长,植被覆盖度对泥沙中全磷(TP)流失的影响第105-106页
        6.2.2 不同施肥处理对TP流失的影响第106-108页
        6.2.3 ER_(TP)与泥沙不同颗粒组成的关系第108-110页
    6.3 本章小结第110-112页
第七章 坡面径流和泥沙中有机碳(TOC)流失特征分析第112-122页
    7.1 不同环境条件下总有机碳(TOC)流失的动态变化特征第112-114页
    7.2 泥沙不同颗粒组成与TOC流失的关系第114-117页
    7.3 泥沙中TOC流失及ER_(TOC)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第117-121页
    7.4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第八章 坡面养分流失模型的建立和验证第122-134页
    8.1 养分流失模型的建立第122-126页
    8.2 养分流失模型结果的检验第126-129页
    8.3 坡长、植被覆盖度,施肥处理对氮磷和碳氮流失比的影响第129-133页
    8.4 本章小结第133-134页
第九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和展望第134-139页
    9.1 主要结论第134-137页
        9.1.1 降雨产流产沙特征分析第134-135页
        9.1.2 降雨过程中坡面土壤颗粒粗化过程研究第135页
        9.1.3 坡面径流和泥沙中氮流失特征分析第135-136页
        9.1.4 坡面径流和泥沙中磷流失特征分析第136-137页
        9.1.5 坡面径流和泥沙中有机碳流失特征分析第137页
        9.1.6 坡面养分流失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第137页
    9.2 创新点第137-138页
    9.3 不足与展望第138-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50页
作者简历第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碳对沉积物中壬基酚吸附/解吸和微生物降解的影响
下一篇:柳树对重金属铅、镉响应的基因型差异及其耐性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