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4-20页 |
1 糖尿病中医病因病机 | 第14-15页 |
2 DPN中医病机 | 第15页 |
3 DPN中医药治疗进展 | 第15-18页 |
·内治法 | 第16-17页 |
·活血化瘀通络法 | 第16-17页 |
·化痰通络法 | 第17页 |
·针灸治疗 | 第17-18页 |
·熏洗治疗 | 第18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18页 |
4 柔肝熄风通络法治疗DPN | 第18-20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Ⅰ):柔肝熄风通络汤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 | 第20-29页 |
1 临床资料 | 第20-21页 |
·一般资料 | 第20页 |
·诊断标准 | 第20页 |
·纳入标准 | 第20页 |
·排除标准 | 第20页 |
·病例的剔除和脱落 | 第20-21页 |
·脱落病例的处理 | 第21页 |
·终止试验的标准 | 第21页 |
2 方法 | 第21-22页 |
·治疗方法 | 第21页 |
·观察指标 | 第21-22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22页 |
3 结果 | 第22-26页 |
·一般资料的比较 | 第22-23页 |
·治疗前后两组NCV的比较 | 第23-24页 |
·资料前后两组血Hcy、症状积分变化的比较 | 第24-25页 |
·治疗前后两组疗效的比较 | 第25-26页 |
·降糖疗效比较及毒副反应 | 第26页 |
4 讨论 | 第26-29页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Ⅱ):2型糖尿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研究 | 第29-35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一般资料 | 第29页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29页 |
·中医辨证标准 | 第29页 |
·纳入标准 | 第29-30页 |
·排除标准 | 第30页 |
·病例的剔除和脱落 | 第30页 |
·脱落病例的处理 | 第30页 |
·终止试验的标准 | 第30页 |
2 观察项目 | 第30页 |
·中医辨证分型 | 第30页 |
·血Hcy测定 | 第30页 |
3 统计学方法 | 第30页 |
4 结果 | 第30-33页 |
·中医辨证分型 | 第30-31页 |
·T2DM患者血Hcy总体水平 | 第31页 |
·不同中医证型T2DM患者间血Hcy水平比较 | 第31-32页 |
·T2DM合并高Hcy血症患者不同证型间血Hcy比较 | 第32-33页 |
5 讨论 | 第33-35页 |
第五部分 结论与展望 | 第35-36页 |
1 结论 | 第35页 |
2 展望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 第41-4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