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安徽铜陵酸性矿山环境酵母菌多样性以及酵母菌AMDX1-5和AMDY2-5的鉴定和性质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综述第9-18页
    1.1 酸矿水的现状第9-13页
        1.1.1 酸矿水的特征第9页
        1.1.2 酸矿水的形成第9-10页
        1.1.3 酸矿水的危害第10-12页
        1.1.4 酸矿水的修复第12-13页
    1.2 酸性矿山环境中微生物的多样性第13-14页
        1.2.1 细菌和古菌第13页
        1.2.2 真核微生物第13-14页
    1.3 嗜酸性微生物的研究概况第14-16页
        1.3.1 嗜酸性微生物的定义第14页
        1.3.2 嗜酸性微生物的耐酸机制第14-16页
        1.3.3 嗜酸性微生物的应用第16页
    1.4 酵母菌处理酸矿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第17-18页
        1.5.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页
        1.5.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7-18页
第二章 安徽铜陵狮子山矿区酵母菌组成及分布第18-36页
    2.1 前言第18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18-23页
        2.2.1 材料第18-21页
        2.2.2 方法第21-23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3-34页
        2.3.1 酸矿水中pH值、温度、电导率及重金属的含量第23-24页
        2.3.2 酸矿水及底泥中酵母菌的生物量第24-25页
        2.3.3 酸矿水及底泥中酵母菌的形态特征第25页
        2.3.4 筛选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第25-28页
        2.3.5 酸性矿山环境中所筛酵母菌的系统进化树分析第28-31页
        2.3.6 不同采样点分离菌株的相关性分析第31-32页
        2.3.7 不同pH下分离菌株的生长特性第32-34页
    2.4 结论第34-36页
第三章 菌株AMDX1-5和AMDY2-5系统生物学鉴定第36-46页
    3.1 前言第36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6-39页
        3.2.1 实验材料第36-37页
        3.2.2 鉴定方法第37-3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9-44页
        3.3.1 菌株AMDX1-5和AMDY2-5的形态学鉴定结果第39-41页
        3.3.2 生理生化实验第41页
        3.3.3 最适生长条件实验第41-44页
    3.4 结论第44-46页
第四章 菌株AMDX1-5和AMDY2-5的耐酸性研究第46-53页
    4.1 前言第46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6-49页
        4.2.1 实验材料第46-47页
        4.2.2 耐酸性研究实验方法第47-4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9-52页
        4.3.1 短时间内酸应激条件下酵母菌的存活率第49-50页
        4.3.2 pH2与pH4下酵母菌的生长情况第50页
        4.3.3 AMDX1-5以及AMDY2-5胞内pH检测第50-52页
    4.4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致谢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K通道hβ4辅助亚基胞外区的表达纯化结晶及hβ1与α亚基结合位点研究
下一篇:改性沥青与集料粘附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