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钩栗分布 | 第10页 |
1.1.2 钩栗树种特性 | 第10页 |
1.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壳斗科植物的扦插研究进展 | 第11-23页 |
1.2.1 不同激素处理方式对壳斗科植物影响 | 第12-14页 |
1.2.2 壳斗科植物插穗材料的选择 | 第14-17页 |
1.2.3 壳斗科植物扦插的环境因素 | 第17-19页 |
1.2.4 不同扦插时期对壳斗科植物扦插生根率的影响 | 第19-21页 |
1.2.6 酶类与生根 | 第21-22页 |
1.2.7 内源激素与生根 | 第22-23页 |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2 钩栗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 第25-42页 |
2.1 试验时间和地点 | 第25页 |
2.2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5-26页 |
2.3.1 不同种类及浓度生根剂处理 | 第25-26页 |
2.3.2 不同木质化程度处理 | 第26页 |
2.3.3 不同长度处理 | 第26页 |
2.3.4 不同留叶处理 | 第26页 |
2.3.5 不同切口处理 | 第26页 |
2.3.6 不同喷灌方式 | 第26页 |
2.4 扦插后管理 | 第26-27页 |
2.5 测定指标及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2.6 结果与分析 | 第28-40页 |
2.6.1 钩栗插穗生根进程描述 | 第28-30页 |
2.6.2 不同种类及浓度生根剂处理对钩栗扦插生根的影响 | 第30-33页 |
2.6.3 插穗不同木质化程度对钩栗扦插生根的影响 | 第33-34页 |
2.6.4 插穗叶片数量对钩栗扦插生根的影响 | 第34-36页 |
2.6.5 插穗长度对钩栗扦插生根的影响 | 第36-37页 |
2.6.6 不同切口对钩栗扦插生根的影响 | 第37-38页 |
2.6.7 不同喷灌方式对钩栗扦插生根的影响 | 第38-40页 |
2.7 小结 | 第40-42页 |
3 钩栗扦插繁殖生根机理研究 | 第42-54页 |
3.1 试验时间和地点 | 第42页 |
3.2 试验材料及处理 | 第42页 |
3.3 测定方法 | 第42-44页 |
3.3.1 营养物质的测定 | 第42-43页 |
3.3.2 酶活性的测定 | 第43-44页 |
3.3.3 内源激素的测定 | 第44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44-52页 |
3.4.1 钩栗生根情况的分析 | 第44-45页 |
3.4.2 营养物质与生根的关系 | 第45-47页 |
3.4.3 酶活性与生根的关系 | 第47-49页 |
3.4.4 内源激素与生根的关系 | 第49-52页 |
3.5 小结 | 第52-54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54-61页 |
4.1 结论 | 第54-55页 |
4.1.1 钩栗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 第54页 |
4.1.2 钩栗扦插繁殖生理学研究 | 第54-55页 |
4.2 讨论 | 第55-59页 |
4.2.1 钩栗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 第55-57页 |
4.2.2 钩栗扦插生根机理研究 | 第57-59页 |
4.3 创新点 | 第59页 |
4.4 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0页 |
附录A (英文符号及中英文对照表) | 第70-71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