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案情及引发的法律争议 | 第6-8页 |
·基本案情 | 第6页 |
·案件引发的法律争议 | 第6-8页 |
第二章 本案所涉争议问题的法律辨析 | 第8-15页 |
·"携带凶器抢夺"的定性 | 第8-11页 |
·"携带凶器抢夺"的犯罪构成 | 第8-9页 |
·"携带凶器抢夺"与抢劫的关系 | 第9-11页 |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认定 | 第11-12页 |
·本案的认定与禁止双重评价原则的关系 | 第12页 |
·本案的认定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关系 | 第12-15页 |
第三章 适用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15-22页 |
·关于"公共交通工具"的界定 | 第15-17页 |
·单位的内部班车及小区的"楼巴"是否属于公共交通工具 | 第15-16页 |
·未有合法运营资格的车辆是否为公共交通工具 | 第16-17页 |
·是否要求实际承载多名乘客 | 第17-19页 |
·对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上"的理解 | 第19-20页 |
·关于"正在运营中"的时间限制 | 第20页 |
·针对公共交通工具上特定对象的抢劫的认定 | 第20-22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4页 |
致谢 | 第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