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6页 |
目录 | 第6-7页 |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章 效率违约理论概述 | 第11-25页 |
第一节 效率违约的含义 | 第11-13页 |
第二节 效率违约理论的变迁 | 第13-15页 |
第三节 效率违约理论的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第四节 效率违约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 第21-25页 |
第二章 效率违约理论的比较法观照 | 第25-35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或地区的违约救济 | 第25-29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违约救济 | 第29-31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31-35页 |
第三章 效率违约引入我国合同法制度的可行性分析及其借鉴意义 | 第35-51页 |
第一节 我国合同法下的违约救济现状 | 第35-39页 |
第二节 效率违约理论移植到我国合同法中的可行性分析 | 第39-47页 |
第三节 效率违约理论对我国合同法制度的借鉴意义 | 第47-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个人简历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