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碰摩研究现状 | 第17-25页 |
1.2.1 碰摩分类 | 第17页 |
1.2.2 碰摩模型 | 第17-20页 |
1.2.3 碰摩转子系统动力学分析 | 第20-23页 |
1.2.4 碰摩故障特征提取 | 第23-24页 |
1.2.5 碰摩位置识别 | 第24-25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25-2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3.2 论文结构 | 第26-28页 |
第2章 碰摩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响应分析方法 | 第28-41页 |
2.1 引言 | 第28页 |
2.2 碰摩转子系统物理模型 | 第28-29页 |
2.2.1 刚性支承模型 | 第28-29页 |
2.2.2 弹性支承模型 | 第29页 |
2.3 碰摩力模型 | 第29-35页 |
2.3.1 法向碰摩力模型 | 第30-33页 |
2.3.2 切向摩擦力模型 | 第33-35页 |
2.4 碰摩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35-37页 |
2.4.1 约束微分系统模型 | 第35-36页 |
2.4.2 分段光滑系统模型 | 第36-37页 |
2.5 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响应特性及其分析方法 | 第37-40页 |
2.5.1 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响应特性 | 第38-39页 |
2.5.2 非线性振动系统响应的常用分析方法 | 第39-4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考虑非线性摩擦力的碰摩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 | 第41-53页 |
3.1 引言 | 第41页 |
3.2 考虑非线性摩擦力的碰摩转子-轴承系统 | 第41-46页 |
3.2.1 系统模型 | 第41页 |
3.2.2 碰摩力模型 | 第41-42页 |
3.2.3 非线性油膜力模型 | 第42-46页 |
3.2.4 系统动力学方程 | 第46页 |
3.3 考虑非线性摩擦力的碰摩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特性 | 第46-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4章 考虑非对称刚度的碰摩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 | 第53-66页 |
4.1 引言 | 第53页 |
4.2 碰摩转子-轴承-支承系统模型 | 第53-56页 |
4.2.1 系统模型 | 第53页 |
4.2.2 碰摩力模型 | 第53-55页 |
4.2.3 系统动力学方程 | 第55-56页 |
4.3 转轴刚度非对称碰摩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 | 第56-60页 |
4.4 支承刚度非对称碰摩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 | 第60-63页 |
4.5 转轴和支承刚度均非对称碰摩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 | 第63-6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5章 双跨碰摩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 | 第66-88页 |
5.1 引言 | 第66-67页 |
5.2 双跨碰摩转子系统模型 | 第67-69页 |
5.2.1 系统模型 | 第67页 |
5.2.2 系统动力学方程 | 第67-69页 |
5.3 双跨碰摩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 第69-73页 |
5.3.1 单盘碰摩 | 第69-71页 |
5.3.2 双盘碰摩 | 第71-73页 |
5.4 考虑质量偏心的碰摩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 第73-78页 |
5.4.1 单盘碰摩 | 第73-77页 |
5.4.2 双盘碰摩 | 第77-78页 |
5.5 考虑质量偏心和联轴器刚度的碰摩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 第78-83页 |
5.6 实验验证 | 第83-86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6章 碰摩转子系统故障特征提取技术 | 第88-108页 |
6.1 引言 | 第88页 |
6.2 故障特征提取方法 | 第88-91页 |
6.3 局部均值分解 | 第91-97页 |
6.3.1 局部均值分解原理 | 第91-93页 |
6.3.2 局部均值和局部幅值的平滑方法 | 第93-96页 |
6.3.3 端点效应及其抑制方法 | 第96-97页 |
6.4 基于差分的端点效应抑制新方法 | 第97-102页 |
6.4.1 基于差分的端点延拓原理 | 第97-100页 |
6.4.2 基于差分的端点延拓实现 | 第100页 |
6.4.3 验证 | 第100-102页 |
6.5 碰摩故障特征提取 | 第102-104页 |
6.6 实验验证 | 第104-107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7章 转子系统碰摩位置识别技术 | 第108-127页 |
7.1 引言 | 第108页 |
7.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故障诊断理论 | 第108-115页 |
7.2.1 机器学习 | 第109页 |
7.2.2 统计学习理论 | 第109-111页 |
7.2.3 SVM分类方法 | 第111-115页 |
7.3 基于LMD能量特征和SVM的故障诊断方法 | 第115-126页 |
7.3.1 基于LMD能量特征和SVM的故障诊断新方法 | 第115-117页 |
7.3.2 双跨转子系统轴向碰摩位置识别 | 第117-126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26-127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7-130页 |
8.1 结论 | 第127-128页 |
8.2 创新点 | 第128-129页 |
8.3 展望 | 第129-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4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43-14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145-146页 |
致谢 | 第146-147页 |
作者简介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