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1.1.1. 城中村概念 | 第14-15页 |
1.1.2. 城中村更新面临难题 | 第15-16页 |
1.1.3. 城中村更新问题受到政府重视 | 第16-17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 第18-19页 |
1.3.1. 研究范围 | 第18-19页 |
1.3.2.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3. 研究框架 | 第20-22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动态 | 第22-36页 |
2.1. 相关理论 | 第22-24页 |
2.1.1. 城市更新 | 第22-24页 |
2.1.2. 博弈论 | 第24页 |
2.1.3. 分析与总结 | 第24页 |
2.2. 相关法规政策 | 第24-29页 |
2.2.1. 相关法规 | 第24-26页 |
2.2.2. 相关政策与规划 | 第26-28页 |
2.2.3. 总结 | 第28-29页 |
2.3. 研究动态及相关研究 | 第29-35页 |
2.3.1. 城中村形成原因 | 第30-31页 |
2.3.2. 城中村分类 | 第31-32页 |
2.3.3. 城中村更新规划一般原则 | 第32页 |
2.3.4. 城中村更新改造模式 | 第32-33页 |
2.3.5. 城中村更新改造规划方法 | 第33-34页 |
2.3.6. 总结 | 第34-35页 |
2.4. 相关研究总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高淳老城区城中村形成过程及现状特征分析 | 第36-50页 |
3.1. 高淳老城区城中村形成过程 | 第36-37页 |
3.2. 高淳老城区城中村现状特点 | 第37-49页 |
3.2.1. 村庄规模和分布密度较大 | 第37-38页 |
3.2.2. 多种类型的城中村并存 | 第38-44页 |
3.2.3. 绿化环境与道路条件较差 | 第44-47页 |
3.2.4. 城中村的人口构成较复杂 | 第47-49页 |
3.3. 总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高淳老城区城中村更新改造利益诉求调查分析 | 第50-66页 |
4.1. 调查对象与内容 | 第50-52页 |
4.1.1. 调查对象 | 第50-51页 |
4.1.2. 调查内容 | 第51-52页 |
4.2. 利益相关方利益诉求调查分析 | 第52-57页 |
4.2.1. 城中村村民的诉求 | 第52-55页 |
4.2.2. 政府管理部门的诉求 | 第55-56页 |
4.2.3. 投资商的诉求 | 第56-57页 |
4.3. 利益诉求综合分析 | 第57-64页 |
4.3.1. 利益诉求分析方法 | 第57-58页 |
4.3.2. 政府管理部门对村民利益诉求的态度 | 第58-60页 |
4.3.3. 投资商对村民利益诉求的态度 | 第60-62页 |
4.3.4. 规划师对村民诉求的综合判断 | 第62-64页 |
4.4. 总结 | 第64-66页 |
第5章 高淳老城区城中村更新改造模式选择与规划策略 | 第66-92页 |
5.1. 高淳老城区城中村更新改造模式选择 | 第66-82页 |
5.1.1. 模式选择总体思路 | 第66页 |
5.1.2. 基于政府规划导向的模式选择 | 第66-73页 |
5.1.3. 基于村民诉求的模式选择 | 第73-75页 |
5.1.4. 基于村庄发展条件的模式选择 | 第75-79页 |
5.1.5. 城中村更新改造模式推荐 | 第79-82页 |
5.2. 高淳老城区城中村更新改造规划策略与建议 | 第82-92页 |
5.2.1. 城中村更新改造总体策略 | 第82-85页 |
5.2.2. 保留村庄更新改善建议 | 第85-87页 |
5.2.3. 拆迁改造村庄规划建议 | 第87-9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2-94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92-93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成果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