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外源激素对家蚕磷酸吡哆醛合成酶转录水平的影响及转录组学分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文献综述第10-20页
    1.1 维生素B6及磷酸吡哆醛在生物体内的合成途径第10-11页
    1.2 PLK的研究进展第11-13页
        1.2.1 PLK的催化功能第11-12页
        1.2.2 PLK的晶体结构第12-13页
        1.2.3 PLK的活性抑制导致PLP缺乏第13页
    1.3 PNPO的研究进展第13-15页
        1.3.1 PNPO的催化功能第13-14页
        1.3.2 PNPO的晶体结构第14-15页
        1.3.3 PNPO的多态性研究第15页
    1.4 保幼激素、蜕皮激素的研究进展第15-17页
        1.4.1 保幼激素、蜕皮激素调控昆虫生长发育第15-16页
        1.4.2 JH的作用机制第16页
        1.4.3 20-E的作用机制第16-17页
        1.4.4 JH、20-E对家蚕丝腺及氨基酸方面的影响第17页
    1.5 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技术第17-18页
        1.5.1 实时荧光定量PCR简介第17-18页
        1.5.2 荧光定量PCR引物和扩增子设计第18页
        1.5.3 荧光定量PCR数据分析第18页
    1.6 转录组技术第18-20页
        1.6.1 转录组学介绍第18-19页
        1.6.2 转录组学研究方法第19-20页
2 引言第20-21页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0页
    2.2 研究内容第20-21页
3 材料与方法第21-25页
    3.1 实验材料、设备及主要试剂第21页
        3.1.1 实验材料第21页
        3.1.2 实验设备第21页
        3.1.3 主要试剂第21页
    3.2 实验方法第21-24页
        3.2.1 激素处理第21-22页
        3.2.2 激素处理后取材及观察第22页
        3.2.3 引物设计第22页
        3.2.4 家蚕组织总RNA提取及质量鉴定第22-23页
        3.2.5 RNA质量鉴定第23页
        3.2.6 反转录合成cDNA第23页
        3.2.7 荧光定量RT-qPCR检测第23-24页
    3.3 转录组分析第24-25页
        3.3.1 构建cDNA文库第24页
        3.3.2 转录组测序第24页
        3.3.3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GO、Pathway分析第24-25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5-38页
    4.1 RNA的提取及cDNA合成第25页
    4.2 激素处理对5龄家蚕发育经过的影响第25-27页
        4.2.1 20-E对家蚕发育经过的影响第25-26页
        4.2.2 JHA对家蚕发育经过的影响第26-27页
    4.3 激素处理后家蚕PLK、PNPO的转录水平第27-33页
        4.3.1 20-E处理后家蚕丝腺中PLK的转录水平第27-28页
        4.3.2 20-E处理后家蚕丝腺中PNPO的转录水平第28页
        4.3.3 20-E处理后家蚕脂肪体中PLK的转录水平第28-29页
        4.3.4 20-E处理后家蚕脂肪体中PNPO的转录水平第29-30页
        4.3.5 JHA处理后家蚕丝腺中PLK的转录水平第30页
        4.3.6 JHA处理后家蚕丝腺中PNPO的转录水平第30-31页
        4.3.7 JHA处理后家蚕脂肪体中PLK的转录水平第31-32页
        4.3.8 JHA处理后家蚕脂肪体中PNPO的转录水平第32-33页
    4.4 20-E处理家蚕后转录组学分析第33-38页
        4.4.1 文库的构建第33页
        4.4.2 整体基因表达水平分析第33页
        4.4.3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GO、Pathway富集分析第33-38页
5 讨论第38-40页
6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50页
致谢第50-51页
作者简介第51-52页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对卷烟毒理特征的初探
下一篇:TIM信号通路干预对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