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鄂尔多斯盆地黄龙和宜川地区晚古生代砂岩储层特征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0-15页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碎屑岩储层沉积学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第12-15页
        1.3.1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第12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12页
        1.3.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2-13页
        1.3.4 完成工作量第13-15页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5-18页
    2.1 研究区位置及大地构造背景第15-16页
    2.2 地层特征第16页
    2.3 沉积环境及古地理演化特征第16-18页
第3章 晚古生代砂岩岩性及成岩作用特征第18-42页
    3.1 砂岩的成分特征及岩石类型第18-23页
        3.1.1 太原组第18页
        3.1.2 山西组第18-20页
        3.1.3 下石盒子组第20-21页
        3.1.4 上石盒子组第21-22页
        3.1.5 石千峰组第22-23页
    3.2 砂岩的结构特征第23-24页
    3.3 砂岩的填隙物特征第24-26页
    3.4 砂岩的孔隙类型第26-30页
    3.5 成岩作用类型和成岩演化阶段第30-42页
        3.5.1 成岩作用类型第30-37页
        3.5.2 成岩演化阶段第37-42页
第4章 晚古生代砂岩储层的物性特征第42-50页
    4.1 砂岩的孔、渗特征第42-44页
    4.2 砂岩的孔隙结构特征第44-50页
        4.2.1 喉道形态及大小特征第44-45页
        4.2.2 储集性能与孔隙结构参数的关系第45-48页
        4.2.3 毛细管压力曲线分类第48-50页
第5章 晚古生代砂岩储集性主控因素讨论第50-61页
    5.1 物源变化对砂岩储集性的影响第50-52页
    5.2 沉积相演化对砂岩储集性的影响第52页
    5.3 岩性特征对砂岩储集性的影响第52-53页
    5.4 成岩作用对砂岩储集性的影响第53-61页
结论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共安全事件中微博舆论场的形成及治理策略研究--以“山东问题疫苗”事件为例
下一篇:基于Docker的私有云存储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