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荒漠区裸果木种群分布与性状适应特征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缩略语表第15-16页
1 引言第16-27页
    1.1 全球气候变化与生态位模型第16-19页
        1.1.1 全球气候变化特征第16-17页
        1.1.2 生态位模型及在种群分布上应用第17-18页
        1.1.3 模型的分类与最大熵模型应用第18-19页
    1.2 植物对生境适应性研究第19-24页
        1.2.1 荒漠植物群落特征及对环境适应特点第20-21页
        1.2.2 荒漠植物形态结构特征与环境适应特点第21-22页
        1.2.3 荒漠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与环境适应特点第22-23页
        1.2.4 荒漠植物遗传多样性特征与环境适应特点第23-24页
    1.3 裸果木生物学特性及演化第24-26页
        1.3.1 裸果木生物学特性及研究现状第24-25页
        1.3.2 裸果木种的系统演化第25-26页
    1.4 研究目的意义第26-27页
2 气候变化下裸果木种群分布特点第27-46页
    2.1 数据收集与模型介绍第27-29页
        2.1.1 分布信息数据采集第27页
        2.1.2 气候变量数据获取及筛选第27-29页
    2.2 最大熵模型预测主要步骤第29-30页
        2.2.1 模型精度验证及适生等级划分第29-30页
        2.2.2 环境变量重要性评估第30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0-40页
        2.3.1 模拟结果的准确性评价第30-32页
        2.3.2 裸果木分布主导影响气候因子分析第32-33页
        2.3.3 气候变化下裸果木潜在分布格局分析第33-38页
        2.3.4 气候变化下裸果木分布区面积变化第38-40页
        2.3.5 裸果木气候避难所位置分析第40页
    2.4 讨论与小结第40-46页
        2.4.1 Maxent模型特点与应用现状第40-41页
        2.4.2 影响裸果木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第41页
        2.4.3 气候变化与裸果木分布第41-44页
        2.4.4 裸果木冰期避难所推测第44-46页
3 区域裸果木种群环境因子分析第46-64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46-47页
    3.2 野外调查及试验方法第47-49页
        3.2.1 调查采样第47-48页
        3.2.2 植物群落特征调查第48页
        3.2.3 裸果木种群土壤环境样品采集第48-49页
    3.3 测定及统计方法第49-50页
        3.3.1 土壤样品的制备及分析第49页
        3.3.2 群落特征调查及分析第49-50页
        3.3.3 数据处理第50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50-61页
        3.4.1 裸果木种群分布区地理及气候因子分析第50-53页
        3.4.2 裸果木种群分布区土壤因子分析第53-59页
        3.4.3 裸果木种群植物群落特征分析第59-61页
    3.5 讨论与小结第61-64页
        3.5.1 裸果木种群分布区气候特点第61-62页
        3.5.2 裸果木种群分布区土壤因子变化特点第62-63页
        3.5.3 裸果木种群分布区群落结构特点第63-64页
4 环境因子对裸果木形态及结构的影响第64-84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64页
    4.2 试验方法第64-65页
        4.2.1 形态指标观测第64-65页
        4.2.2 叶表皮特征观测第65页
        4.2.3 叶解剖结构观测第65页
    4.3 观测性状及统计方法第65-66页
        4.3.1 观测性状指标选择第65页
        4.3.2 统计方法第65-66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66-79页
        4.4.1 裸果木种群形态变化及适应特点分析第66-69页
        4.4.2 形态与地理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第69-70页
        4.4.3 裸果木种群叶片表皮特征第70-73页
        4.4.4 叶表皮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第73-74页
        4.4.5 裸果木种群叶片结构变化及适应特点分析第74-78页
        4.4.6 叶结构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第78-79页
    4.5 不同种群裸果木形态结构变异性评价第79-81页
    4.6 讨论与小结第81-84页
        4.6.1 不同种群裸果木形态性状与环境响应特征第81页
        4.6.2 不同种群裸果木叶表皮性状与环境响应特征第81-82页
        4.6.3 不同种群裸果木叶结构与环境响应特征第82-84页
5 环境因子对裸果木叶片化学计量的影响第84-106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84页
        5.1.1 试验材料第84页
        5.1.2 试验方法第84页
    5.2 数据分析第84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84-102页
        5.3.1 裸果木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第84-88页
        5.3.2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第88-91页
        5.3.3 地理因素对裸果木叶化学计量的影响第91-95页
        5.3.4 气候因素对裸果木叶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第95-101页
        5.3.5 裸果木种群生态化学计量变异特点第101-102页
    5.4 讨论与小结第102-106页
        5.4.1 裸果木叶化学计量特征第102-103页
        5.4.2 地理因子对裸果木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第103-104页
        5.4.3 气候因子对裸果木叶生态化学特征的影响第104-105页
        5.4.4 土壤因子对裸果木叶生态化学特征的影响第105-106页
6 环境因子对裸果木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第106-120页
    6.1 样品采集第106页
    6.2 试验方法第106-107页
        6.2.1 DNA的提取第106页
        6.2.2 ISSR条件优化及反应体系建立第106-107页
    6.3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107页
    6.4 结果分析第107-110页
        6.4.1 ISSR-RCP反应体系正交试验分析第107-108页
        6.4.2 dNTP浓度对ISSR-PCR的影响第108页
        6.4.3 Mg~(2+)浓度对ISSR-PCR的影响第108-109页
        6.4.4 退火温度及循环次数对ISSR-PCR的影响第109页
        6.4.5 ISSR-PCR最佳体系建立第109-110页
    6.5 引物筛选及样品分析第110-115页
        6.5.1 裸果木ISSR标记引物筛选第110-111页
        6.5.2 裸果木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第111-112页
        6.5.3 裸果木种群间遗传变异分析第112页
        6.5.4 裸果木种群遗传特点与地理距离分析第112-115页
        6.5.5 裸果木种群遗传分化第115页
    6.6 遗传多样性参数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第115-116页
        6.6.1 遗传多样性参数与地理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第115-116页
        6.6.2 遗传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相关性分析第116页
    6.7 讨论与小结第116-120页
        6.7.1 裸果木种群遗传多样性特点第116-117页
        6.7.2 裸果木种群遗传结构与分化特点第117-118页
        6.7.3 环境因子对裸果木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第118-120页
7 全文结论第120-122页
致谢第122-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38页
附录第138-143页
附图第143-146页
作者简介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模蓝牙基带关键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FPGA的GZIP解压缩算法的设计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