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1 国家密码标准的VPN技术 | 第18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18-21页 |
第二章 相关知识及技术原理介绍 | 第21-35页 |
2.1 IPSec VPN相关概述 | 第21-28页 |
2.1.1 VPN技术概述 | 第21-22页 |
2.1.2 IPSec技术概述 | 第22-28页 |
2.2 数字证书认证技术 | 第28-33页 |
2.2.1 数字证书原理 | 第28-32页 |
2.2.2 国密SM2数字证书 | 第32-3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IPSec VPN架构设计 | 第35-43页 |
3.1 IPSec VPN架构实现 | 第35-40页 |
3.1.1 软件的体系结构 | 第35页 |
3.1.2 应用层功能模块 | 第35-37页 |
3.1.3 内核层功能模块 | 第37-38页 |
3.1.4 IKE密钥交换协议 | 第38-40页 |
3.2 身份认证过程的实现 | 第40-42页 |
3.2.1 预共享密钥认证方式 | 第40页 |
3.2.2 数字证书认证方式 | 第40-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国密数字证书认证的IPSec VPN服务器实现 | 第43-59页 |
4.1 概述 | 第43页 |
4.2 应用层开发 | 第43-55页 |
4.2.1 IKE协商流程主模式修改 | 第43-51页 |
4.2.2 IKE协商流程快速模式修改 | 第51-53页 |
4.2.3 国密算法的添加 | 第53-54页 |
4.2.4 其他修改 | 第54-55页 |
4.3 内核层开发 | 第55-58页 |
4.3.1 国密算法标识的添加 | 第55-57页 |
4.3.2 内核中注册算法 | 第57-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国密数字证书认证的IPSec VPN服务器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59-67页 |
5.1 测试环境 | 第59-61页 |
5.1.1 软件环境 | 第59页 |
5.1.2 硬件环境 | 第59页 |
5.1.3 安装与配置 | 第59-61页 |
5.2 功能测试 | 第61-64页 |
5.2.1 第一对数据包 | 第61-62页 |
5.2.2 第二对数据包 | 第62-63页 |
5.2.3 第三对数据包 | 第63-64页 |
5.2.4 快速模式协商数据包 | 第64页 |
5.2.5 分析结果 | 第64页 |
5.3 性能测试 | 第64-66页 |
5.3.1 传输速度测试 | 第64-65页 |
5.3.2 内存泄露测试 | 第65-66页 |
5.3.3 稳定性测试 | 第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主要工作总结 | 第67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