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导示系统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1.3 研究对象 | 第17-21页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1-32页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22-28页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28-30页 |
1.4.3 存在问题 | 第30-32页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32-34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32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32-34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34-35页 |
1.7 理论基础 | 第35-36页 |
第二章 湿地公园导示系统概述 | 第36-49页 |
2.1 湿地公园导示系统构成要素 | 第36-39页 |
2.1.1 导示主题 | 第36-37页 |
2.1.2 导示内容 | 第37-38页 |
2.1.3 导示对象 | 第38-39页 |
2.1.4 导示媒介 | 第39页 |
2.2 湿地公园导示系统结构 | 第39-44页 |
2.2.1 主题建筑 | 第40-41页 |
2.2.2 标牌 | 第41-43页 |
2.2.3 多媒体解说材料和印刷品 | 第43-44页 |
2.3 湿地公园导示系统功能 | 第44-45页 |
2.3.1 基础服务功能 | 第44-45页 |
2.3.2 形象塑造 | 第45页 |
2.3.3 科普宣教 | 第45页 |
2.4 湿地公园导示系统视觉元素分析 | 第45-49页 |
2.4.1 文字 | 第46页 |
2.4.2 图形符号 | 第46-49页 |
第三章 湿地公园导示系统规划设计 | 第49-66页 |
3.1 湿地公园场地调研与分析 | 第49-50页 |
3.2 导示系统规划目标 | 第50页 |
3.3 导示系统规划原则 | 第50-51页 |
3.4 湿地公园导示系统方案设计 | 第51-59页 |
3.4.1 标志设计 | 第51-52页 |
3.4.2 信息内容设计 | 第52页 |
3.4.3 版面设计 | 第52页 |
3.4.4 色彩设计 | 第52-53页 |
3.4.5 造型和尺度设计 | 第53-54页 |
3.4.6 标牌材料 | 第54-55页 |
3.4.7 布局和安装 | 第55-58页 |
3.4.8 标牌养护管理 | 第58-59页 |
3.5 湿地公园导示系统特色设计 | 第59-66页 |
3.5.1 湿地特色 | 第59-60页 |
3.5.2 地域特色 | 第60-62页 |
3.5.3 无障碍设计 | 第62-65页 |
3.5.4 互动性设计 | 第65-66页 |
第四章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导示系统案例分析 | 第66-80页 |
4.1 公园概况 | 第66-67页 |
4.2 公园导示系统现状 | 第67-69页 |
4.3 牌示系统调查分析 | 第69-78页 |
4.4 存在问题 | 第78-79页 |
4.5 改进建议 | 第79-80页 |
第五章 北京长子营湿地公园导示系统设计 | 第80-99页 |
5.1 长子营湿地公园概况 | 第80-83页 |
5.1.1 项目概况及规划背景 | 第80页 |
5.1.2 项目现状分析 | 第80-81页 |
5.1.3 项目总规划 | 第81-83页 |
5.2 长子营湿地公园导示系统规划目标及原则 | 第83-85页 |
5.2.1 规划目标 | 第84-85页 |
5.2.2 规划原则 | 第85页 |
5.3 长子营湿地公园导示系统方案设计 | 第85-99页 |
5.3.1 园区标识设计 | 第85-87页 |
5.3.2 导示系统标志设计 | 第87-9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0页 |
6.1 结论 | 第99页 |
6.2 展望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5页 |
附录 | 第105-108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详细摘要 | 第110-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