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振动及隧道不均匀沉降影响分析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地铁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1.2 地铁振动干扰 | 第12-13页 |
1.1.3 地铁钢弹簧浮置板轨道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之处 | 第13-23页 |
1.2.1 车轨耦合模型演变历程 | 第13-15页 |
1.2.2 浮置板轨道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2.3 轨道不均匀沉降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2.4 现有研究不足之处 | 第22-23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23-26页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3.2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模型建立及动力方程求解 | 第26-42页 |
2.1 模型背景介绍 | 第26-27页 |
2.2 列车-轨道-隧道-地基动力耦合模型建立 | 第27-34页 |
2.2.1 模型图示及模型参数介绍 | 第27-28页 |
2.2.2 动力方程组建及求解 | 第28-34页 |
2.3 模型建立要点 | 第34-40页 |
2.3.1 隧道刚度折减 | 第34-36页 |
2.3.2 地基反力参数取值分析 | 第36-37页 |
2.3.3 轨道随机不平顺 | 第37-38页 |
2.3.4 剪力铰模型建立 | 第38-39页 |
2.3.5 隧道不均匀沉降模拟 | 第39-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三章 地铁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动力分析 | 第42-66页 |
3.1 引言 | 第42-43页 |
3.2 轨道随机不平顺影响 | 第43-45页 |
3.2.1 轨道随机不平顺的模拟 | 第43页 |
3.2.2 两种计算工况介绍 | 第43-44页 |
3.2.3 两种工况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44-45页 |
3.3 地基弹簧刚度及隧道刚度折减影响 | 第45-48页 |
3.3.1 算例参数取值 | 第45-46页 |
3.3.2 地基弹簧刚度影响 | 第46-47页 |
3.3.3 隧道刚度折减影响 | 第47-48页 |
3.4 支承元件参数优化 | 第48-56页 |
3.4.1 优化分析方法 | 第48-49页 |
3.4.2 钢弹簧刚度优化 | 第49-51页 |
3.4.3 钢弹簧阻尼优化 | 第51-53页 |
3.4.4 扣件刚度优化 | 第53-55页 |
3.4.5 扣件阻尼优化 | 第55-56页 |
3.5 剪力铰作用分析 | 第56-64页 |
3.5.1 剪力铰运用及模拟方法 | 第56-57页 |
3.5.2 无剪力铰轨道振动分析 | 第57-59页 |
3.5.3 两种剪力铰单元的作用 | 第59-61页 |
3.5.4 两种剪力铰单元刚度变化的影响 | 第61-63页 |
3.5.5 剪力铰模型参数优化 | 第63-6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四章 地铁轨道振动加速度实测 | 第66-74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66-67页 |
4.2 测试方法及测试内容 | 第67-70页 |
4.2.1 光纤光栅振动测试原理 | 第67-68页 |
4.2.2 仪器安装及数据采集 | 第68-70页 |
4.3 测试成果分析 | 第70-73页 |
4.3.1 浮置板振动 | 第70-71页 |
4.3.2 隧道衬砌振动 | 第71-72页 |
4.3.3 实测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 | 第72-7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隧道不均匀沉降影响分析 | 第74-87页 |
5.1 引言 | 第74页 |
5.2 模型参数取值分析 | 第74-75页 |
5.3 沉降发生位置及剪力铰的影响 | 第75-79页 |
5.4 沉降波形的影响 | 第79-83页 |
5.5 行车速度的影响 | 第83-8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6.1 本文主要成果及结论 | 第87-88页 |
6.2 展望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4页 |
作者简历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