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结核病论文--肺结核论文

茜草素联合标准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协同作用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英文缩写词对照表第10-12页
前言第12-14页
第一部分 耐药肺结核患者临床流行及免疫学特征与耐药基因分型的研究第14-32页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4-21页
        (一) 研究对象第14页
        (二) 材料和试剂第14-16页
            1. 实验仪器第14-15页
            2. 实验试剂第15-16页
        (三) 实验方法第16-21页
            1. 样本流行病学资料收集第16页
            2. 免疫功能指标测定第16页
            3. 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第16页
            4. 痰样中分枝杆菌的培养方法(固体罗氏培养基简单分离法)第16-17页
            5. 药敏和鉴定菌种实验方法第17页
            6. 痰样中分枝杆菌的培养方法(MGIT960液体分离培养法)第17页
            7. BACTEC MGIT 960系统药敏(液体药敏)第17-18页
            8. 分枝杆菌的DNA提取第18页
            9. 分枝杆菌DNA的PCR扩增第18-21页
            10. 统计学分析第21页
    二、结果第21-25页
        (一) 菌种来源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第21-22页
        (二) 菌种来源患者院内隔离防护措施多因素回归分析第22页
        (三) 两组患者外周血体液免疫指标含量变化第22-23页
        (四) 两组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第23页
        (五) 菌种来源患者痰培养结核分枝杆菌药敏结果第23-24页
        (六) 耐药菌株相关耐药基因分型第24-25页
        (七) 相关耐药基因测序结果特征分析第25页
        (八) 耐药基因测序图谱第25页
    三、分析与讨论第25-30页
    四、小结第30-32页
第二部分 茜草素抑制耐药结核杆菌和保护小鼠利福平肝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第32-45页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2-36页
        (一) 实验材料第32-33页
            1. 实验菌株第32页
            2. 实验动物第32页
            3. 主要实验药品及试剂第32-33页
            4. 主要实验仪器第33页
        (二) 实验方法第33-36页
            1. 体外实验——茜草素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抑制作用第33-34页
            2. 动物实验——茜草素对利福平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第34-35页
            3. 统计学分析第35-36页
    二、结果第36-41页
        (一) 茜草素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第36页
        (二) 茜草素与西药单用及联用对MDR-TB的药敏结果第36-37页
        (三) 茜草素与西药单用及联用抑制结核分枝杆菌恢复培养试验第37-38页
        (四) 茜草素对小鼠体质学的影响第38-39页
        (五) 茜草素对小鼠肝功能的影响第39页
        (六) 茜草素对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第39页
        (七)茜草素对小鼠肝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第39页
        (八) 茜草素对小鼠肝细胞线粒体MDA、SOD及GSH-PX活性表达影响第39-41页
    三、分析与讨论第41-44页
    四、小结第44-45页
第三部分 耐多药肺结核中医证候与茜草素联合标准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的临床研究第45-54页
    一、临床研究对象与方法第45-48页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45-46页
            1. 研究对象和分组第45页
            2. 治疗药物第45-46页
            3. 治疗方案第46页
            4. 试验仪器材料第46页
        (二) 试验方法第46-48页
            1. 中医四诊采集资料第46页
            2. 肺结核中医诊断标准和病例辨证分型第46-47页
            3. 免疫功能指标测定第47页
            4. 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第47页
            5.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第47-48页
            6. 统计学分析第48页
    二、结果第48-51页
        (一) 两组中医证候临床基线资料比较第48页
        (二) 两组不同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比较第48-49页
        (三) 两组痰菌转阴率比较第49页
        (四) 治疗后两组胸部CT影像学改变情况比较第49-50页
        (五)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第50页
        (六) 治疗后两组体液免疫指标变化第50-51页
        (七) 治疗后两组细胞免疫指标变化第51页
    三、分析与讨论第51-53页
    四、小结第53-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9页
附图第69-76页
附录第76-83页
致谢第83-84页
附件第84-85页
文献综述第85-96页
    参考文献第91-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盗用身份虚假增加话费积分并兑换财物行为的定性研究--以童某盗窃案为例
下一篇:我国电子发票的法律效力确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