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基于碘/β-环糊精包合物阴极的可充电锂碘电池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锂碘电池简介第10-16页
        1.2.1 传统锂碘电池第10-12页
        1.2.2 新型锂碘电池研究进展第12-16页
    1.3 包合材料环糊精简介第16-18页
    1.4 论文选题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19-23页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19-20页
    2.2 扣式电池的制备第20页
    2.3 材料的表征与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第20-23页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20-21页
        2.3.2 热重分析第21页
        2.3.3 XPS分析第21页
        2.3.4 XRD分析第21页
        2.3.5 EDS分析第21-22页
        2.3.6 充放电测试第22页
        2.3.7 循环伏安测试第22页
        2.3.8 交流阻抗测试第22-23页
第三章 碘/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表征以及稳定性研究第23-35页
    3.1 引言第23-25页
        3.1.1 碘的物理化学性质第23-24页
        3.1.2 β-CD的物理化学性质第24-25页
    3.2 β-CD包合技术简介第25-26页
        3.2.1 β CD包合物形成的条件第25-26页
        3.2.2 包合物的包合类型第26页
    3.3 碘/β-CD包合物制备及表征第26-31页
        3.3.1 碘/β-CD包合物制备第26-27页
        3.3.2 β-CD及包合物的形貌表征第27-28页
        3.3.3 碘/β-CD包合物的XRD分析第28-29页
        3.3.4 碘/β-CD包合物热重分析第29-30页
        3.3.5 碘/β-CD包合物XPS分析第30页
        3.3.6 碘/β-CD包合物EDS定量分析第30-31页
    3.4 碘/β-CD包合物在酯类和醚类电解液中的研究第31-33页
        3.4.1 碘/β—CD包合物在酯类和醚类电解液中稳定性比较第31-32页
        3.4.2 β-CD在模拟电解液体系中对碘的包合情况探究第32-33页
    3.5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碘/β-CD包合物阴极在酯类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表征第35-42页
    4.1 引言第35页
    4.2 可充电锂碘电池的结构设计第35-36页
    4.3 碘/β-CD包合物阴极在不同成份酯类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测试第36-39页
        4.3.1 碘/β-CD包合物阴极在酯类电解液中的充放电测试第36-37页
        4.3.2 碘/β-CD包合物阴极在添加Lil的酯类电解液中的充放电测试第37-39页
    4.4 电极材料碘/β-CD包合物和导电剂乙炔黑最优比例考察第39-40页
    4.5 前期问题总结以及原因分析第40-41页
    4.6 本章总结第41-42页
第五章 碘/β-CD包合物阴极材料在醚类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表征第42-53页
    5.1 引言第42页
    5.2 干压电极的制备与前期表征第42-44页
        5.2.1 干压法制备碘/β-CD包合物阴极电极片第42-43页
        5.2.2 电极片显微形貌和碘的分布情况第43-44页
    5.3 碘/β-CD包合物阴极在醚类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表征第44-52页
        5.3.1 循环伏安曲线第44-45页
        5.3.2 不同扫速下的循环伏安曲线第45-46页
        5.3.3 循环充放电性能测试第46-49页
        5.3.4 循环过程中充放电前后电极片形貌以及碘元素分布变化第49-51页
        5.3.5 交流阻抗谱测试第51-52页
    5.4 本章总结第52-53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6.1 全文总结第53-54页
    6.2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桡动脉血压模型的系统建模及其生理参数检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稀疏表达的机械信号处理方法及其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新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