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8页 |
一、快播案概述 | 第8-10页 |
(一) 案情简介 | 第8-9页 |
(二) 争议焦点 | 第9-10页 |
二、网络传播淫秽物品中传播行为的各角度解析 | 第10-12页 |
(一) 传播学角度解读传播 | 第10页 |
(二) 传播的法学学理聚讼 | 第10-11页 |
(三) 刑法意义中的传播分析 | 第11-12页 |
三、快播案中传播行为模式与其他典型行为模式对比 | 第12-20页 |
(一) 快播公司传播行为模式技术解析 | 第12-13页 |
1. 快播播放器程序与快播资源服务器程序基本情况概述 | 第12页 |
2. 快播公司P2P技术解析 | 第12-13页 |
(二) 其他利用网络传播淫秽物品的典型行为模式 | 第13-19页 |
1. 利用网络上传淫秽物品 | 第13-14页 |
2. 利用网络下载淫秽物品 | 第14-15页 |
3. 建立超链接行为 | 第15-17页 |
4. 网络帮助传播淫秽物品行为 | 第17-19页 |
(三) 快播案中传播行为模式与其他典型行为模式的区别 | 第19-20页 |
1. 区别一:缓存功能 | 第19-20页 |
2. 区别二:共享功能 | 第20页 |
四、快播案争议问题回应及其判决分析 | 第20-26页 |
(一) 技术中立的责任豁免 | 第20-22页 |
1. 技术中立原则 | 第20-21页 |
2. 快播案是否适用技术中立原则 | 第21-22页 |
(二) 中立的帮助行为 | 第22-24页 |
1. 中立帮助行为的司法和理论现状 | 第22-23页 |
2. 快播案可否适用中立的帮助行为 | 第23-24页 |
(三) 不作为犯罪理论与快播案 | 第24-25页 |
(四) 快播案判决分析 | 第25-26页 |
1. 判决结果 | 第25页 |
2. 基于犯罪构成三阶层理论的分析 | 第25-26页 |
结语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致谢 | 第29-30页 |
附录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