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煤矿开采区土地复垦实施管理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相关理论概述 | 第9-13页 |
1.2.1 煤矿开采区土地复垦的内涵及类型 | 第9-11页 |
1.2.2 煤矿开采区土地复垦的主要理论 | 第11-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页 |
1.3.3 我国土地复垦行业规范 | 第14-15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2.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18-25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第18-19页 |
2.1.1 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 第18页 |
2.1.2 气候及植被、土壤 | 第18-19页 |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19-21页 |
2.3 土地利用现状 | 第21-22页 |
2.4 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期土地复垦的现状 | 第22-25页 |
2.4.1 萌芽期土地复垦的现状 | 第22-23页 |
2.4.2 高峰期土地复垦的现状 | 第23页 |
2.4.3 转型期土地复垦的现状 | 第23-25页 |
3. 土地复垦实施分析 | 第25-37页 |
3.1 土地复垦现状 | 第26-28页 |
3.1.1 煤矿土地批用情况 | 第26-27页 |
3.1.2 煤矿土地复垦情况 | 第27-28页 |
3.2 土地复垦典型区案例分析 | 第28-33页 |
3.2.1 准格尔旗煤矿开采区土地复垦 | 第28-30页 |
3.2.2 伊金霍洛旗煤矿开采区土地复垦 | 第30-33页 |
3.3 土地复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3-37页 |
3.3.1 土地复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3.3.2 土地复垦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34-37页 |
4. 煤矿开采区土地复垦实施效益评价 | 第37-51页 |
4.1 土地复垦实施效益评价 | 第37-47页 |
4.1.1 土地复垦实施效益评价内容、原则及方法 | 第37-38页 |
4.1.2 土地复垦实施效益评价指标的内涵 | 第38页 |
4.1.3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第38-39页 |
4.1.4 评价指标的分析与筛选 | 第39-40页 |
4.1.5 评价指标数据的量化及权重的确定 | 第40-42页 |
4.1.6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2-47页 |
4.2 土地复垦实施综合效益评价结果 | 第47-51页 |
4.2.1 经济效益 | 第47-48页 |
4.2.2 社会效益 | 第48页 |
4.2.3 生态效益 | 第48-49页 |
4.2.4 综合效益 | 第49-51页 |
5. 煤矿开采区土地复垦实施管理对策分析 | 第51-53页 |
5.1 多渠道吸纳土地复垦资金 | 第51页 |
5.2 多途径提升政府监管水平 | 第51-52页 |
5.3 提高全民土地复垦意识 | 第52-5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6.1 结论 | 第53页 |
6.2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