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2页 |
1.2 岩土盾构机关键刀具介绍 | 第12-15页 |
1.2.1 盘形滚刀 | 第12-14页 |
1.2.2 岩土盾构机切刀 | 第14-15页 |
1.3 岩土盾构机刀盘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1 刀具破岩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2 刀具布置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 课题来源及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17页 |
1.4.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2章 滚刀模态静力学和破岩机理分析 | 第19-51页 |
2.1 双刃盘形滚刀模态分析 | 第19-24页 |
2.1.1 模态分析理论 | 第19-20页 |
2.1.2 双刃滚刀建模 | 第20-21页 |
2.1.3 双刃滚刀模态仿真与分析 | 第21-24页 |
2.2 基于有限元的双刃破岩滚刀的静力学分析 | 第24-27页 |
2.2.1 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24-25页 |
2.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5页 |
2.2.3 滚刀静力学仿真与分析 | 第25-27页 |
2.3 盘形滚刀的破岩机理及力学模型 | 第27-34页 |
2.3.1 破岩机理综述 | 第27-29页 |
2.3.2 岩体应力场及荷载与侵入度关系 | 第29-30页 |
2.3.3 岩体损伤过程分析 | 第30-31页 |
2.3.4 盘形滚刀破岩受力的预测模型 | 第31-34页 |
2.4 盘形滚刀破岩仿真 | 第34-49页 |
2.4.1 ABAQUS软件简介 | 第34页 |
2.4.2 Drucker-Prager本构模型 | 第34-36页 |
2.4.3 盘形滚刀破岩机理仿真研究 | 第36-40页 |
2.4.4 单刃滚刀不同切深的时应力分布 | 第40-44页 |
2.4.5 滚刀不同刀间距岩石的等效Mises应力分布 | 第44-47页 |
2.4.6 滚刀不同刀间距时岩石的剪应力分布 | 第47-49页 |
2.4.7 滚刀磨损对受力的影响 | 第4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3章 岩土盾构机滚刀磨损机理研究 | 第51-67页 |
3.1 岩土盾构机盘形滚刀磨损机理研究 | 第51-54页 |
3.1.1 岩土盾构机盘形滚刀磨损失效分类 | 第51-52页 |
3.1.2 滚刀磨损过程分析 | 第52-54页 |
3.2 硬岩颗粒对滚刀磨损仿真分析 | 第54-58页 |
3.2.1 仿真过程 | 第54-56页 |
3.2.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6-58页 |
3.3 盘形滚刀磨损理论研究 | 第58-65页 |
3.3.1 盾构盘形滚刀均勾磨损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58-63页 |
3.3.2 盾构盘形滚刀弦偏磨磨损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63-6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4章 岩土盾构机切刀的布置规律研究 | 第67-81页 |
4.1 切刀布置的阿基米德螺线 | 第67-68页 |
4.2 盾构切削刀具布置数量的确定 | 第68-69页 |
4.3 基于阿基米德螺线刀具布置实例 | 第69-70页 |
4.4 基于等寿命原则的刀具布置优化 | 第70-80页 |
4.4.1 刀具磨损预测模型 | 第70-73页 |
4.4.2 基于等寿命原则刀具布置优化实例 | 第73-8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5章 基于刀盘受力平衡的盘形滚刀布置优化研究 | 第81-89页 |
5.1 滚刀受力分析 | 第81-82页 |
5.2 刀盘的力学平衡分析 | 第82-84页 |
5.2.1 刀盘上径向不平衡力的计算 | 第82-83页 |
5.2.2 刀盘倾覆力矩的校核 | 第83-84页 |
5.3 基于刀盘受力平衡的滚刀布置优化 | 第84-88页 |
5.3.1 原刀盘滚刀布置参数介绍 | 第84-85页 |
5.3.2 刀盘滚刀布置优化 | 第85-8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9-91页 |
6.1 结论 | 第89页 |
6.2 建议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