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山东省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

中文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前言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17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7-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2 研究方法第18-20页
    1.5 技术路线第20-21页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21-25页
    2.1 基本概念第21-22页
        2.1.1 生态安全第21页
        2.1.2 耕地生态安全第21-22页
    2.2 理论基础第22-25页
        2.2.1 人地关系理论第22页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2-23页
        2.2.3 系统科学理论第23-24页
        2.2.4 生态系统平衡理论第24-25页
3 区域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25-33页
    3.1 PSR模型第25-26页
    3.2 指标选取的原则第26-27页
    3.3 区域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27-32页
        3.3.1 构建思路第27-28页
        3.3.2 指标体系第28-32页
    3.4 阈值的确定第32-33页
4 区域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第33-42页
    4.1 组合赋权法第33-35页
        4.1.1 层次分析法第33页
        4.1.2 熵值法第33-35页
        4.1.3 组合赋权法确定权重、第35页
    4.2 变权模型的构建第35-37页
        4.2.1 指标标准化第35页
        4.2.2 变权理论第35-37页
        4.2.3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变权模型第37页
    4.3 变权TOPSIS模型的构建第37-41页
        4.3.1 传统TOPSIS模型第37-39页
        4.3.2 传统TOPSIS模型局限性第39-40页
        4.3.3 改进TOPSIS模型第40页
        4.3.4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变权TOPSIS模型第40-41页
    4.4 障碍度诊断模型第41-42页
5 山东省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和障碍因子诊断第42-63页
    5.1 研究区概况第42-43页
        5.1.1 自然条件概况第42-43页
        5.1.2 社会经济条件第43页
        5.1.3 耕地利用现状第43页
    5.2 指标体系和阈值第43-45页
    5.3 数据收集及处理第45-46页
        5.3.1 数据收集第45页
        5.3.2 指标数据标准化第45-46页
    5.4 指标静态权重的确定第46-48页
    5.5 评价结果与分析第48-59页
        5.5.1 耕地生态安全等级划分第48-49页
        5.5.2 不同惩罚系数的结果分析第49-54页
        5.5.3 山东省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分析第54-56页
        5.5.4 子系统生态安全分析第56-59页
    5.6 耕地生态安全障碍因子诊断第59-63页
        5.6.1 指标层障碍因子诊断第59-61页
        5.6.2 子系统障碍度分析第61-63页
6 结论与对策第63-67页
    6.1 结论第63-64页
    6.2 对策与建议第64-66页
    6.3 讨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组团式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预测及空间管控
下一篇:基于高光谱的抽穗期冬小麦冠层理化参量的估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