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关于工作满意度理论的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1.2.2 国内关于工作满意度理论的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1.3 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6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1.6.1 公务员 | 第16页 |
1.6.2 工作满意度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工作满意度研究相关理论 | 第17-22页 |
2.1 工作满意度研究 | 第17-19页 |
2.1.1 工作满意度的内涵 | 第17-18页 |
2.1.2 工作满意度的测量方法 | 第18-19页 |
2.2 工作满意度的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第三章 四川省直机关公务员工作满意度调查设计 | 第22-42页 |
3.1 研究对象与选取依据 | 第22-23页 |
3.1.1 基本情况 | 第22页 |
3.1.2 选择四川省直机关公务员作为研究样本的依据 | 第22-23页 |
3.2 预调查 | 第23-25页 |
3.2.1 访谈提纲设计 | 第23页 |
3.2.2 开放式问卷设计 | 第23-24页 |
3.2.3 结构化访谈与开放式问卷实施 | 第24-25页 |
3.3 四川省直机关公务员工作满意度测评模型构建 | 第25-29页 |
3.3.1 指标体系建立 | 第25-26页 |
3.3.2 指标整理 | 第26-27页 |
3.3.3 效度验证 | 第27-28页 |
3.3.4 指标选择 | 第28-29页 |
3.4 问卷设计 | 第29-31页 |
3.4.1 问卷设计原则 | 第29页 |
3.4.2 调查问卷编制 | 第29-31页 |
3.5 初试对象 | 第31-33页 |
3.6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33-37页 |
3.6.1 分析前检验 | 第33-34页 |
3.6.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34-35页 |
3.6.3 共同因子挑选 | 第35-37页 |
3.7 信度检验 | 第37-38页 |
3.7.1 克朗巴哈(Cronbach's alpha)系数检验 | 第37-38页 |
3.7.2 方差分析 | 第38页 |
3.8 效度检验 | 第38-41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四川省直机关公务员工作满意度调查实施 | 第42-45页 |
4.1 样本描述 | 第42-43页 |
4.1.1 抽样方法 | 第42页 |
4.1.2 样本量确定 | 第42-43页 |
4.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43页 |
4.3 样本基本特征 | 第43-45页 |
第五章 四川省直机关公务员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 | 第45-66页 |
5.1 工作总体满意度情况 | 第45页 |
5.2 各相关因素情况统计 | 第45-46页 |
5.3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 第46-64页 |
5.3.1 性别对四川省直机关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 第46-48页 |
5.3.2 婚姻状况对四川省直机关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 第48-50页 |
5.3.3 年龄对四川省直机关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 第50-59页 |
5.3.4 学历对四川省直机关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 第59-61页 |
5.3.5 职务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 第61-64页 |
5.4 假设验证 | 第64-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提升四川省直机关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 第66-68页 |
6.1 改善工作回报 | 第66页 |
6.2 给予晋升机遇 | 第66页 |
6.3 加强激励措施 | 第66-67页 |
6.4 推动岗位轮换 | 第6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8页 |
7.2 主要贡献 | 第68页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第68-70页 |
7.3.1 研究不足 | 第68-69页 |
7.3.2 研究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