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2-13页 |
ABSTRACT | 第13-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6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6-17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1.4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17-18页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8-21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5.2 研究框架 | 第19-21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1-41页 |
2.1 移动社交媒体 | 第21-24页 |
2.1.1 移动社交媒体的内涵 | 第21-23页 |
2.1.2 移动社交媒体的特征 | 第23-24页 |
2.2 社会认同需要 | 第24-31页 |
2.2.1 社会认同概念的提出 | 第24-25页 |
2.2.2 社会认同的内涵 | 第25-26页 |
2.2.3 社会认同的维度 | 第26-28页 |
2.2.4 社会认同需要 | 第28-29页 |
2.2.5 营销情景夏的社会认同需要研究 | 第29-31页 |
2.3 社交网络信息传播行为动机 | 第31-36页 |
2.3.1 自我呈现动机 | 第32-34页 |
2.3.2 利他动机 | 第34-35页 |
2.3.3 归属动机 | 第35-36页 |
2.4 用户营销信息传播意愿文献综述 | 第36-39页 |
2.4.1 信息传播与传播意愿 | 第36-37页 |
2.4.2 营销信息传播意愿描述 | 第37-38页 |
2.4.3 社交网络营销信息传播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 第38-39页 |
2.5 文献述评 | 第39-41页 |
第3章 概念模型与假设研究 | 第41-53页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41-42页 |
3.2 概念模型 | 第42-44页 |
3.2.1 概念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42-43页 |
3.2.2 概念模型构建 | 第43-44页 |
3.3 研究假设 | 第44-53页 |
3.3.1 社会认同需要与营销信息传播意愿关系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第44-46页 |
3.3.2 社会认同需要与自我呈现动机关系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第46-47页 |
3.3.3 社会认同需要与利他动机关系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第47-48页 |
3.3.4 社会认同需要与归属动机关系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第48-49页 |
3.3.5 自我呈现动机与营销信息传播意愿关系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第49-50页 |
3.3.6 利他动机与营销信息传播意愿关系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第50页 |
3.3.7 归属动机与营销信息传播意愿关系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第50-51页 |
3.3.8 信息传播行为动机在社会认同需要与营销信息传播意愿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 第51-53页 |
第4章 研究设计 | 第53-64页 |
4.1 变量的测量 | 第53-55页 |
4.1.1 社会认同需要量表 | 第53页 |
4.1.2 社交网络信息传播行为动机量表 | 第53-55页 |
4.1.3 营销信息传播意愿量表 | 第55页 |
4.2 问卷的设计 | 第55-56页 |
4.3 预调研分析 | 第56-64页 |
4.3.1 预调研的过程 | 第56页 |
4.3.2 预调研的样本描述 | 第56-58页 |
4.3.3 信度分析 | 第58-60页 |
4.3.4 因子分析 | 第60-64页 |
第5章 实证研究 | 第64-96页 |
5.1 数据获取 | 第64页 |
5.1.1 调查对象 | 第64页 |
5.1.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64页 |
5.2 样本描述性分析 | 第64-66页 |
5.3 信度分析 | 第66-69页 |
5.4 效度分析 | 第69-85页 |
5.4.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69-72页 |
5.4.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72-85页 |
5.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85-87页 |
5.6 中介效应检测 | 第87-94页 |
5.7 实证结果分析 | 第94-96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96-10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96-97页 |
6.1.1 社会认同需要对用户营销信息传播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 | 第96页 |
6.1.2 社会认同需要对自我呈现动机、利他动机、归属动机有显著正向影响 | 第96-97页 |
6.1.3 自我呈现动机、利他动机对用户营销信息传播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 | 第97页 |
6.1.4 自我呈现动机、利他动机在社会认同需要与用户营销信息传播意愿中起中介作用 | 第97页 |
6.2 管理启示 | 第97-99页 |
6.2.1 选择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同需要的目标群体进行营销信息传播 | 第97-98页 |
6.2.2 激发用户的群体认同需要、群体自尊需要、群体承诺需要 | 第98页 |
6.2.3 选择具有较高的自我呈现动机、利他动机的用户进行营销信息传播 | 第98-99页 |
6.2.4 激发用户的自我呈现动机、利他动机 | 第99页 |
6.2.5 明确了信息传播的心理学路径 | 第99页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99-102页 |
6.3.1 前置变量社会认同需要的研究局限 | 第100页 |
6.3.2 中介变量信息传播动机的研究局限 | 第100页 |
6.3.3 未探索不同年龄不同职业调节效应 | 第100页 |
6.3.4 由信息传播意愿到具体行为研究不足 | 第100页 |
6.3.5 研究展望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8页 |
附录 | 第108-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