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9页 |
1.1 研究项目概述 | 第11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国外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1.3.2 国内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1.3.3 近年来国内外代表性桥梁概况 | 第14-16页 |
1.3.4 本项目适用情况分析 | 第16页 |
1.4 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4.1 研究的内容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1.4.4 主要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2章 工程概况 | 第19-29页 |
2.1 银川滨河黄河大桥概况 | 第19-21页 |
2.1.1 项目概况 | 第19页 |
2.1.2 技术标准 | 第19-20页 |
2.1.3 6×80m西岸水中引桥概况 | 第20-21页 |
2.2 施工重点与难点 | 第21-23页 |
2.3 钢梁安装总体方案研究与比选 | 第23-25页 |
2.3.1 方案一:支架拼装法方案 | 第23页 |
2.3.2 方案二:顶推施工方案 | 第23-24页 |
2.3.3 方案比选与施工方案确定 | 第24-25页 |
2.4 钢梁顶推总体方案设计 | 第25-29页 |
2.4.1 总体方案进一步优化 | 第25-26页 |
2.4.2 确定钢梁安装施工总体流程 | 第26页 |
2.4.3 确定顶推系统组成与功能 | 第26-29页 |
第3章 (6×80)M钢梁步履式顶推施工过程仿真计算 | 第29-55页 |
3.1 计算方法与模型 | 第29-30页 |
3.1.1 引言 | 第29页 |
3.1.2 计算方法 | 第29-30页 |
3.2 主要计算参数 | 第30-31页 |
3.2.1 荷载取值 | 第30页 |
3.2.2 荷载组合 | 第30-31页 |
3.2.3 材料容许用力值 | 第31页 |
3.3 顶推施工步骤与节段划分 | 第31-40页 |
3.3.1 钢梁节段划分 | 第31-33页 |
3.3.2 西岸水中引桥钢梁顶推施工步骤 | 第33-40页 |
3.4 顶推计算结果分析 | 第40-53页 |
3.4.1 计算步骤与模型 | 第40-43页 |
3.4.2 施工工况及计算内容 | 第43-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6×80)M钢梁步履式顶推施工工艺设计 | 第55-101页 |
4.1 导梁 | 第55-68页 |
4.1.1 创新点与结构概况 | 第55-56页 |
4.1.2 导梁设计计算情况 | 第56-67页 |
4.1.3 导梁主要施工工艺 | 第67-68页 |
4.2 顶推系统及设备 | 第68-73页 |
4.2.1 设备组成 | 第69页 |
4.2.2 顶推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 | 第69-70页 |
4.2.3 顶推设备布置 | 第70-71页 |
4.2.4 顶推控制系统 | 第71-72页 |
4.2.5 步履式顶推施工 | 第72-73页 |
4.2.6 顶推过墩 | 第73页 |
4.2.7 落梁 | 第73页 |
4.3 顶推平台与拼装吊机 | 第73-86页 |
4.3.1 创新点与结构概况 | 第73-76页 |
4.3.2 顶推平台设计计算情况 | 第76-83页 |
4.3.3 门吊轨道基础计算及结果 | 第83-85页 |
4.3.4 顶推平台施工工艺 | 第85-86页 |
4.4 墩旁支架 | 第86-91页 |
4.4.1 创新点与结构概况 | 第86-87页 |
4.4.2 墩旁支架计算情况 | 第87-90页 |
4.4.3 墩旁支架施工工艺 | 第90-91页 |
4.5 导梁拆除支架 | 第91-98页 |
4.5.1 结构概况 | 第91-93页 |
4.5.2 导梁拆除支架计算情况 | 第93-97页 |
4.5.3 导梁拆除支架施工工艺 | 第97-9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8-10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1-103页 |
5.1 本文所得主要结论 | 第101-102页 |
5.2 下步工作的展望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