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基于核酸放大技术和纳米材料的生物传感新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6-34页
    1.1 生物传感器第16-17页
        1.1.1 生物传感器的概述第16页
        1.1.2 生物传感器的原理第16-17页
        1.1.3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和特点第17页
    1.2 纳米材料及其在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第17-27页
        1.2.1 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第18-21页
        1.2.2 纳米金第21-24页
        1.2.3 硅纳米材料第24-26页
        1.2.4 水溶性的荧光高分子聚合物第26-27页
        1.2.5 基于其它纳米材料的生物传感器第27页
    1.3 等温核酸放大技术第27-32页
        1.3.1 指数扩增恒温放大技术第27-30页
        1.3.2 线性等温核酸放大技术第30-32页
    1.4 本研究论文的工作内容第32-34页
第2章 等离子体耦合增强拉曼散射纳米探针用于单步的超灵敏的霍乱毒素的检测第34-45页
    2.1 前言第34-35页
    2.2 实验部分第35-37页
        2.2.1 试剂第35页
        2.2.2 仪器第35页
        2.2.3 金纳米颗粒(AuNPs)的合成第35-36页
        2.2.4 等离子体耦合增强拉曼散射(PCERS)纳米信标的合成第36页
        2.2.5 霍乱毒素的均相、单步测定第36-3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7-43页
        2.3.1 实验设计原理第37-38页
        2.3.2 PCERS纳米探针的合成与表征第38-40页
        2.3.3 实验原理的验证第40-42页
        2.3.4 分析方法的响应性能研究第42页
        2.3.5 纳米探针的稳定性能研究第42-43页
        2.3.6 分析方法回收率的测定第43页
    2.4 小结第43-45页
第3章 基于催化发夹组装及酶修复放大对微小核糖核酸的超灵敏检测第45-57页
    3.1 前言第45-46页
    3.2 实验部分第46-48页
        3.2.1 试剂与仪器第46-47页
        3.2.2 CHA-ERA放大方法用于miRNA的检测第47页
        3.2.3 凝胶电泳分析第47页
        3.2.4 细胞的培养与总RNA提取第47-48页
        3.2.5 定量PCR检测细胞中的miRNA第4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8-56页
        3.3.1 实验设计原理第48-49页
        3.3.2 实验原理的验证第49-51页
        3.3.3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51-52页
        3.3.4 分析方法的响应性能研究第52-53页
        3.3.5 分析方法的特异性研究第53-54页
        3.3.6 复杂体系中miRNA的测定第54-56页
    3.4 小结第56-57页
第4章 基于二氧化硅量子点的双响应比率型荧光探针用于次氯酸盐和温度的检测第57-69页
    4.1 前言第57-58页
    4.2 实验部分第58-60页
        4.2.1 试剂与仪器第58页
        4.2.2 二氧化硅量子点的制备第58-59页
        4.2.3 RBITC修饰的FSNP的荧光传感器的制备第59页
        4.2.4 DRFS探针对ClO~-的响应第59页
        4.2.5 细胞培养和光学成像第59-6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0-68页
        4.3.1 实验设计原理第60页
        4.3.2 探针DRFS的表征第60-62页
        4.3.3 探针DRFS合成的优化第62-63页
        4.3.4 实验原理的验证第63页
        4.3.5 分析方法对ClO~-的响应性能研究第63-65页
        4.3.6 分析方法对ClO~-的响应特异性研究第65页
        4.3.7 回收率的测定第65-66页
        4.3.8 DRFS探针对温度的比率型响应第66-67页
        4.3.9 DRFS探针用于Hela细胞外源性ClO~-的荧光成像第67-68页
    4.4 小结第68-69页
第5章 基于静电核酸纳米组装的邻近杂交链反应用于ATP的活细胞成像第69-80页
    5.1 前言第69-70页
    5.2 实验部分第70-72页
        5.2.1 材料与试剂第70页
        5.2.2 表面氨基功能化荧光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合成第70页
        5.2.3 DNA纳米复合物的制备第70-71页
        5.2.4 表面氨基功能化荧光聚合物纳米粒子的表征第71页
        5.2.5 探针体外检测ATP第71页
        5.2.6 细胞培养与光学成像第71-72页
        5.2.7 DNA纳米组装细胞毒性的检测第72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2-79页
        5.3.1 实验设计原理第72-73页
        5.3.2 表面氨基功能化荧光聚合物纳米粒子的表征第73-74页
        5.3.3 实验原理的验证第74-75页
        5.3.4 分析方法的响应性能研究第75-76页
        5.3.5 分析方法的特异性研究第76-77页
        5.3.6 细胞毒性的分析第77页
        5.3.7 原位活细胞的成像第77-78页
        5.3.8 原位ATP的半定量分析第78-79页
    5.4 小结第79-80页
第6章 基于DNA组装氧化石墨烯的双响应肿瘤靶向荧光成像和协同治疗第80-91页
    6.1 前言第80-81页
    6.2 实验部分第81-84页
        6.2.1 试剂与仪器第81-82页
        6.2.2 GO-PEG-DNA纳米复合物的制备第82-83页
        6.2.3 细胞培养与荧光检测第83-84页
        6.2.4 细胞流式分析第84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84-90页
        6.3.1 实验设计原理第84-85页
        6.3.2 纳米复合物组装过程的表征第85-86页
        6.3.3 熔链曲线分析第86页
        6.3.4 实验原理的验证第86-88页
        6.3.5 纳米复合物进行活细胞成像第88-89页
        6.3.6 纳米复合物的实时细胞成像第89页
        6.3.7 GO-PEG-A-GC纳米复合物对DNMT1的抑制作用考察第89-90页
    6.4 小结第90-91页
结论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117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17-118页
致谢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墨烯基纳米复合物制备、表征及其电化学传感性能研究
下一篇:多元校正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位点预测中化学计量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