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政治制度论文

李维汉协商民主思想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12-24页
    一、研究背景第12-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15页
    三、研究现状第15-22页
    四、研究方法第22-23页
    五、研究创新点第23-24页
第一章 相关概念辨析第24-39页
    第一节 民主协商第24-26页
        一、民主协商的内涵第24-25页
        二、民主协商与协商民主的异同第25-26页
    第二节 政治协商第26-30页
        一、政治协商的内涵及其中国特色第26-28页
        二、政治协商与协商政治第28-30页
    第三节 协商民主第30-39页
        一、协商民主的产生背景第30-32页
        二、协商民主的理论来源第32-34页
        三、协商民主的内涵第34-36页
        四、中西方协商民主的异同第36-39页
第二章 李维汉协商民主思想的理论渊源第39-54页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政治的思想第39-44页
        一、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第39-44页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协商民主的思想第44-46页
        一、"民本"思想第44-45页
        二、"和"的思想第45-46页
    第三节 孙中山的协商民主思想第46-49页
        一、孙中山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第47-49页
    第四节 毛泽东的协商民主思想第49-54页
        一、毛泽东协商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第49-54页
第三章 李维汉协商民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第54-70页
    第一节 李维汉协商民主思想的萌芽第54-57页
        一、李维汉早期世界观的转变第54-55页
        二、李维汉协商民主思想的萌芽第55-57页
    第二节 李维汉协商民主思想的形成第57-60页
        一、逐渐掌握协商民主的基本方法第57-58页
        二、正确处理与民主党派的关系第58-60页
    第三节 李维汉协商民主思想的实践运用第60-70页
        一、协商民主思想的初步应用第60-63页
        二、协商民主思想的应用发展第63-64页
        三、李维汉协商民主思想的成熟第64-70页
第四章 李维汉协商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第70-88页
    第一节 李维汉协商民主的基本原则第70-76页
        一、坚持党的领导第70-71页
        二、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第71-73页
        三、既团结又斗争第73-76页
    第二节 党际协商民主第76-80页
        一、政治协商第76-77页
        二、民主监督第77-78页
        三、合作共事第78-80页
    第三节 党内协商民主第80-83页
        一、民主集中制第80-82页
        二、集体领导制第82-83页
    第四节 社会协商民主第83-88页
        一、宗教事务中的协商民主思想第83-85页
        二、民族区域自治中的协商民主思想第85-88页
第五章 李维汉协商民主思想的价值评析第88-109页
    第一节 李维汉协商民主思想的历史价值第88-97页
        一、丰富了协商理论第88-91页
        二、增强了民族凝聚力第91-93页
        三、调动了不同主体进入决策过程的积极性第93-97页
    第二节 李维汉协商民主思想的当代启示第97-109页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民主集中制的有机统一第98-100页
        二、推动协商民主向程序化、规范化发展第100-101页
        三、协商民主要注重把握时代特征与国情第101-103页
        四、运用科学方法推进协商民主不断发展第103-106页
        五、不断丰富协商民主实践形式第106-109页
结语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7页
后记第117-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湘北官话小称研究
下一篇:康德道义论的目的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