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9页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第13-15页
    二 研究现状分析第15-20页
    三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第20-23页
    四 创新之处第23-24页
    五 难点和不足之处第24-25页
    六 需要阐释的几个关键概念第25-29页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理论逻辑第29-60页
    第一节 民族化是科学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要求第29-33页
        一 科学社会主义民族化内涵的多层意蕴第29-31页
        二 民族化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第31-33页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理论基础第33-39页
        一 科学社会主义是跨越时空的普遍真理第34-36页
        二 与时俱进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品质第36-39页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思想源头第39-60页
        一 传统文化是民族国家现代化的重要资源第39-42页
        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及主要特色第42-60页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历史逻辑第60-99页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起源阶段第60-72页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族特色”第61-66页
        二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及建设初期的“民族特色”第66-72页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形成阶段第72-86页
        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第72-76页
        二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76-86页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完善和推进阶段第86-91页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第87-88页
        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88-90页
        三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第90-91页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丰富和发展阶段第91-99页
        一 “中国梦”的宏伟蓝图第92-94页
        二 “四个全面”的战略构想第94-95页
        三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第95-99页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基本内涵第99-160页
    第一节 和平崛起、强而不霸: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民族特色”第99-119页
        一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本质的特征第100-103页
        二 “顺应民意、因时而变”为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第103-108页
        三 “渐进发展、包容和谐”为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体布局第108-112页
        四 “执政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要求第112-116页
        五 “和平崛起、强而不霸”的中国道路证明西方“历史终结论”的破产第116-119页
    第二节 以人为本、崇实黜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民族特色”第119-141页
        一 实事求是、联系实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根本要求第120-125页
        二 “实事求是”前提下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第125-129页
        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建设面临新挑战的科学应答第129-133页
        四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升了发展的新境界第133-136页
        五 习近平系列讲话对治国理政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略第136-141页
    第三节 政之得失、系于民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民族特色”第141-160页
        一 旨在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第141-145页
        二 以人民代表大会根本政治制度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第145-151页
        三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第151-154页
        四 立足现实,关注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第154-160页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丰富和发展第160-175页
    第一节 弘扬传统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第160-163页
        一 挖掘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资源第161-162页
        二 传承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第162-163页
    第二节 坚持中国模式,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第163-165页
        一 立足国情是走好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前提第163-164页
        二 丰富创新是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模式根本路径第164-165页
    第三节 凝练理论特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第165-168页
        一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第166-167页
        二 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理念来解读表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第167-168页
    第四节 完善体制机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第168-170页
        一 在比较中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第168-169页
        二 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第169-170页
    第五节 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第170-175页
        一 用生动的中国故事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第171-173页
        二 构建具有丰富“民族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第173-175页
结语第175-177页
参考文献第177-185页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185-186页
致谢第186-187页

论文共1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细胞周期蛋白Ⅰ(Cyclin Ⅰ)促进宫颈癌细胞产生顺铂耐药性的相关机制研究
下一篇: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婴幼儿肺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