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美术考古论文--古代雕塑论文

巩义石窟寺北魏后期飞天艺术样式的中土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3页
    1.1 巩义石窟寺佛教雕塑中土化的研究现状第7-10页
    1.2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第10-11页
    1.3 研究方法与说明第11-12页
    1.4“中土化”的概念界定第12-13页
第2章 飞天艺术的源流及中土化演进第13-22页
    2.1 早期印度艺术中的天人第13-17页
    2.2 佛教东渐之飞天艺术样式的中土化第17-22页
        2.2.1 飞天艺术样式东渐过程中的风格演变第17-20页
        2.2.2 北魏时期飞天艺术样式的中土化表现第20-22页
第3章 中土化飞天艺术样式的审美特点和影响因素第22-33页
    3.1 北魏后期飞天艺术样式的审美特点第22-27页
        3.1.1 艺术风格的多元融通之美第22-23页
        3.1.2 线条之造型表现的浪漫之美第23-26页
        3.1.3 中土化的意象表现之美第26-27页
    3.2 北魏后期飞天艺术样式中土化演进的影响因素第27-33页
        3.2.1 传统哲学思想与佛教义理的关系第27-29页
        3.2.2 胡汉文化的互动与北魏佛教雕塑的关系第29-30页
        3.2.3 南朝佛教雕塑北传的影响第30-33页
第4章 巩义石窟寺飞天艺术样式的中土化发展第33-43页
    4.1 巩义石窟寺飞天艺术样式的风格特征第33-39页
        4.1.1 巩义石窟寺飞天的构图、式样及雕塑技巧第33-37页
        4.1.2 巩义石窟寺飞天的服饰特征第37-38页
        4.1.4 巩义石窟寺飞天诞生图的结构特点第38-39页
    4.2 巩义石窟寺飞天艺术样式的审美表现第39-43页
        4.2.1 飞天的精神信仰的弱化趋势第39-41页
        4.2.2 飞天造型的程式化倾向及再创造第41-43页
结语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7-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摩尔雕塑中生命意蕴表现研究
下一篇:中国水墨绘画中的运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