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3-22页 |
·研究现场的选择 | 第13-15页 |
·选择宁波市余姚市、宁海县两地为本次研究的现场 | 第13页 |
·余姚市、宁海县两地均衡性比较 | 第13-15页 |
·研究对象及疫苗 | 第15页 |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所用疫苗及接种方法 | 第15页 |
·分组设计 | 第15页 |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5-22页 |
·疫苗安全性研究 | 第15-16页 |
·不同种类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研究 | 第16页 |
·阳性母亲及其所生新生儿队列 | 第16页 |
·低无应答新生儿四个基因位点的分布频率的分析 | 第16-19页 |
·数据管理及分析 | 第19-20页 |
·质量控制 | 第20-22页 |
2 研究结果 | 第22-56页 |
·研究对象的一般分析 | 第22-25页 |
·基本情况 | 第22-24页 |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第24-25页 |
·新生儿免疫效果观察情况 | 第25-48页 |
·全程免后1-2 月新生儿免疫效果观察 | 第25-33页 |
·新生儿全程免后6 个月免疫效果观察 | 第33-41页 |
·新生儿全程免后1-2 月与免后6 个月乙肝表面抗-HBs 比较分析 | 第41-44页 |
·血清学指标的两次采血变化情况的分析 | 第44-48页 |
·HBsAg 阳性的母亲所生新生儿的队列情况 | 第48-53页 |
·基本内容 | 第49页 |
·不同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所生新生儿抗-HBs GMT 的分布情况 | 第49-51页 |
·不同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所生新生儿抗-HBs 阳性率分布情况 | 第51-53页 |
·低无免疫应答新生儿与HLA DRB1*07、DRB1*04、DRB1*1501 和 DQB1*0401 四基因位点的相关性 | 第53-56页 |
·基本情况 | 第53页 |
·各等位基因在无、弱应答组和中、强应答组中的表达频率比较 | 第53-56页 |
3 讨论 | 第56-60页 |
·基础免疫安全性与免疫效果研究 | 第56-58页 |
·低无免疫应答新生儿与HLA DRB1*07、DRB1*04、DRB1*1501 和 DQB1*0401 四基因位点的相关性 | 第58-59页 |
·局限性 | 第59-60页 |
4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A 综述 | 第64-72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B 宁波市产院新生儿疫苗接种及副反应监测记录表 | 第72-74页 |
附录C 缩略词 | 第74-75页 |
附录D 技术路线 | 第75-76页 |
附录E PCR 扩增目的基因的电泳图 | 第76-79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