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0页 |
第一章 隐名股东概述 | 第10-17页 |
一、隐名股东概念与特征 | 第10-12页 |
(一)隐名股东的概念 | 第10页 |
(二)隐名股东的特征 | 第10-12页 |
二、隐名股东相关概念比较 | 第12-14页 |
(一)隐名股东与冒名股东 | 第12-13页 |
(二)隐名股东与干股股东 | 第13-14页 |
(三)隐名股东与实际控制人 | 第14页 |
三、隐名股东的成因 | 第14-17页 |
(一)规避强制性法律法规 | 第14-15页 |
(二)非规避强制性法律法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我国隐名股东身份确认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7-31页 |
一、我国隐名股东身份确认制度的现状 | 第17-25页 |
(一)隐名股东身份确认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17-22页 |
(二)隐名股东身份确认制度的司法现状 | 第22-25页 |
二、我国隐名股东身份确认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5-31页 |
(一)缺乏股东的定义导致隐名股东法律地位不明 | 第25-27页 |
(二)隐名股东股东身份的确认标准缺失 | 第27-31页 |
第三章 国外隐名股东身份确认制度的规定及借鉴 | 第31-36页 |
一、英美法系对隐名股东身份确认的规定 | 第31-32页 |
二、大陆法系对隐名股东身份确认的规定 | 第32-33页 |
三、国外隐名股东身份确认法律制度的借鉴 | 第33-36页 |
(一)明确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 | 第33-34页 |
(二)统一隐名股东股东身份的确认标准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我国隐名股东身份确认制度的完善 | 第36-42页 |
一、明确隐名股东身份确认的实体要件 | 第36-39页 |
(一)隐名股东应实际出资或继受公司股权 | 第36-37页 |
(二)代持股协议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 第37-38页 |
(三)需公司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 第38-39页 |
二、确立隐名股东身份确认的诉讼主体资格 | 第39-42页 |
(一)公司其他股东应以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 | 第39-40页 |
(二)限制债权人提起隐名股东身份确认诉讼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