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9页 |
·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11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的介绍 | 第19-27页 |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概念及定位 | 第19-21页 |
·村镇银行 | 第19-20页 |
·农村资金互助社 | 第20页 |
·小额贷款公司 | 第20-21页 |
·小微企业的概念及农村小微企业融资行为特点 | 第21-23页 |
·小微企业的界定 | 第21-22页 |
·农村小微企业融资行为特点 | 第22-23页 |
·关于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对小微企业信贷创新的理论 | 第23-27页 |
·局部知识理论 | 第23-24页 |
·供应链金融 | 第24-25页 |
·农村金融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第25-27页 |
第3章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及对小微企业融资支持现状分析 | 第27-34页 |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27-32页 |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增长概况 | 第27-29页 |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环境概况 | 第29-32页 |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对小微企业信贷服务的发展现状 | 第32-34页 |
·对小微企业信贷服务的投入概况 | 第32-33页 |
·对小微企业信贷服务的创新概况 | 第33-34页 |
第4章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对小微企业信贷服务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34-41页 |
·信贷服务创新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创新产品的供需结构不匹配 | 第34-35页 |
·创新服务的推广和应用受限 | 第35-36页 |
·创新服务的风险收益不匹配 | 第36-37页 |
·创新过多沿袭传统信贷模式 | 第37页 |
·信贷服务创新存在的制约因素 | 第37-41页 |
·创新主体内部制约因素 | 第38-39页 |
·创新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 第39页 |
·创新配套体系不够健全 | 第39-41页 |
第5章 小微企业信贷服务创新案例分析 | 第41-48页 |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对小微企业信贷服务创新案例 | 第41-44页 |
·中银富登村镇银行 | 第41-43页 |
·苍溪县益民农村资金互助社 | 第43-44页 |
·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服务创新案例 | 第44-45页 |
·平安银行小微综合金融平台 | 第44-45页 |
·华夏银行“商圈+供应链”模式平台化 | 第45页 |
·小微企业信贷服务创新案例的启示 | 第45-48页 |
·坚持盈利性与安全性并重原则 | 第45-46页 |
·创新兼顾综合性与个性化 | 第46-47页 |
·与现代化移动信息技术相结合 | 第47-48页 |
第6章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对小微企业信贷服务的创新路径 | 第48-53页 |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信贷服务创新的政策支持 | 第48-49页 |
·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 | 第48页 |
·制定定向的利率标准 | 第48页 |
·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 | 第48-49页 |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信贷服务创新的路径选择 | 第49-51页 |
·信贷业务的创新 | 第49页 |
·担保方式的创新 | 第49-50页 |
·信贷利率的调整 | 第50页 |
·还款方式的创新 | 第50页 |
·配套体系的完善 | 第50-51页 |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前景与展望 | 第51-53页 |
·创建全国性协会加强内部创新交流 | 第51页 |
·促成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与大中型商业银行的合作模式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