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7-2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7页 |
| ·偏压基坑概念及偏压类型 | 第17-18页 |
| ·偏压基坑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6页 |
| ·偏压基坑设计方法研究 | 第18-19页 |
| ·偏压基坑施工技术研究 | 第19-21页 |
| ·偏压基坑围护结构受力、变形研究 | 第21-24页 |
| ·偏压基坑施工的环境土工效应研究 | 第24-26页 |
| ·其他研究 | 第26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6-29页 |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26-27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 第2章 偏压基坑工程概况 | 第29-38页 |
| ·工程概况 | 第29-30页 |
| ·工程简介 | 第29页 |
| ·工程重、难点 | 第29-30页 |
|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 第30-31页 |
| ·工程地质条件 | 第30-31页 |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31页 |
| ·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 | 第31页 |
| ·基坑设计方案 | 第31-34页 |
| ·基坑施工技术 | 第34-38页 |
| ·土方开挖 | 第34页 |
| ·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 | 第34-35页 |
| ·钢支撑施工 | 第35-36页 |
| ·涉路交通组织方案及应急预案 | 第36-38页 |
| 第3章 偏压基坑开挖效应的现场实测分析 | 第38-51页 |
| ·监测方案 | 第38-39页 |
| ·监测目的 | 第38页 |
| ·监测内容及预警指标 | 第38-39页 |
| ·监测结果与分析 | 第39-49页 |
| ·桩体深层水平位移分析 | 第39-43页 |
| ·桩顶位移分析 | 第43-45页 |
| ·支撑轴力分析 | 第45-47页 |
| ·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分析 | 第47-48页 |
| ·路基变形分析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4章 基坑数值模拟中土体本构模型的选择 | 第51-69页 |
| ·概述 | 第51页 |
| ·常用的土体本构模型及其特点 | 第51-67页 |
| ·线弹性模型 | 第51-52页 |
| ·非线性弹性模型 | 第52-61页 |
| ·理想弹塑性模型 | 第61-62页 |
| ·硬化类弹塑性模型 | 第62-67页 |
| ·基坑数值模拟中土体本构模型适用性研究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5章 偏压基坑开挖效应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 第69-82页 |
| ·概述 | 第69页 |
| ·计算模型建立与参数选取 | 第69-73页 |
|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第69-71页 |
| ·模型参数选取 | 第71-72页 |
| ·模拟工况定义 | 第72-73页 |
| ·静力条件下偏压基坑开挖效应结果分析 | 第73-81页 |
| ·模拟结果可靠性验证 | 第73页 |
| ·围护结构变形分析 | 第73-76页 |
| ·支撑体系变形分析 | 第76-77页 |
| ·坑底隆起分析 | 第77-79页 |
| ·地表沉降分析 | 第79-80页 |
| ·路基变形分析 | 第80-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 第6章 基于不同车辆荷载模型的偏压基坑开挖效应分析 | 第82-95页 |
| ·概述 | 第82页 |
| ·模型建立与参数选取 | 第82-83页 |
| ·车辆荷载模型确定 | 第83-85页 |
| ·等效土柱法 | 第83-84页 |
| ·集中荷载法 | 第84-85页 |
| ·考虑动力作用的集中荷载法 | 第85页 |
| ·计算方案与模拟工况 | 第85-86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86-94页 |
| ·基坑水平位移分析 | 第86-88页 |
| ·支撑体系内力、位移分析 | 第88-90页 |
| ·地表沉降分析 | 第90-91页 |
| ·路基变形分析 | 第91-94页 |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5-97页 |
| ·结论 | 第95-96页 |
| ·展望 | 第96-97页 |
| 参考文献 | 第97-101页 |
| 致谢 | 第101-102页 |
| 作者简介与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