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前言 | 第17-21页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7-18页 |
二、选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8页 |
三、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第18-21页 |
一、民族地区工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念界定 | 第21-25页 |
(一) 工人 | 第21-22页 |
(二) 民族地区工人 | 第22-23页 |
(三) 民族地区工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第23-25页 |
二、民族地区工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 第25-33页 |
(一) 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阶级基础 | 第25-26页 |
(二) 有利于发挥民族地区工人在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 第26-28页 |
(三) 有利于发挥民族地区工人在马克思主义普及中的核心作用 | 第28-31页 |
(四) 有利于发挥民族地区工人维护民族地区安定团结的关键性作用 | 第31-33页 |
三、民族地区工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的主要成绩 | 第33-47页 |
(一) 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先进性在民族地区工人中基本得到体现 | 第33-37页 |
(二) 民族地区工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阵地初步形成 | 第37-41页 |
(三) 民族地区青年一代工人成长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注入新的活力 | 第41-43页 |
(四) 工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民族地区得到一定重视 | 第43-47页 |
四、民族地区工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47-63页 |
(一) 民族地区工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地位发挥不太好 | 第47-51页 |
(二) 民族地区工人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 | 第51-53页 |
(三) 针对民族地区工人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呈现不平衡性 | 第53-56页 |
(四) 民族地区工会“大学校”作用不突出 | 第56-58页 |
(五) 民族地区工人马克思主义宣传针对性不强 | 第58-63页 |
五、民族地区工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63-71页 |
(一) 民族地区特殊地理环境,加大了工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难度 | 第63-64页 |
(二) 民族地区落后的经济,降低了工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接受性 | 第64-66页 |
(三) 马克思主义宣传普及没有与民族地区工人实际相结合 | 第66-68页 |
(四) 民族地区工人的文化素质影响了工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效果 | 第68-71页 |
六、推进民族地区工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策 | 第71-87页 |
(一) 深化民族地区工人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体地位认识 | 第71-74页 |
(二) 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为工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物质保障 | 第74-76页 |
(三) 加强对民族地区工人宣传教育,为工人马克思大众化奠定思想文化基石 | 第76-79页 |
(四) 积极发挥民族地区工会在工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大学校”作用 | 第79-81页 |
(五) 结合民族地区工人实际,提高马克思主义普及的针对性 | 第81-87页 |
结语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附录 | 第93-97页 |
致谢 | 第97-99页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