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防灾规范的避难建筑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避难建筑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避难建筑国内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避难建筑国外发展现状 | 第12页 |
·研究模型的选择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和方案 | 第14-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方案 | 第14-16页 |
第2章 避难建筑抗震设计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避难建筑的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避难建筑的结构特点 | 第16页 |
·避难建筑的设计原则 | 第16-17页 |
·避难场所的功能需求 | 第17页 |
·《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有关避难建筑设计的规定 | 第17-19页 |
·设防目标 | 第17-18页 |
·结构抗震设计规定 | 第18-19页 |
·软件简介 | 第19-21页 |
·关于 PKPM | 第19页 |
·关于 SAP2000 | 第19-21页 |
第3章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 第21-31页 |
·建筑结构加固方案 | 第21-27页 |
·典型抗震加固技术 | 第21-25页 |
·新型抗震加固技术 | 第25-27页 |
·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方法 | 第27-29页 |
·Pushover 方法 | 第28-29页 |
·时程分析法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4章 某体育馆原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 第31-40页 |
·工程概况 | 第31-32页 |
·原建筑结构的抗震验算 | 第32-39页 |
·网架部分 | 第32-33页 |
·混凝土框架部分 | 第33-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避难建筑抗震设计的分析计算 | 第40-57页 |
·SAP2000 模型的建立 | 第40-41页 |
·设计方案 | 第41-48页 |
·增大超筋柱子截面 | 第42-43页 |
·增设钢支撑 | 第43-46页 |
·设置阻尼器 | 第46-48页 |
·多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 | 第48-49页 |
·侧移计算 | 第48-49页 |
·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 第49页 |
·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 | 第49-56页 |
·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49-53页 |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 第53-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导师简介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6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4页 |